第573章 後天返先天(3)

泳技到手後,楊棠五個名額就用去了兩個,再加上他準備屬性轉移某個標有印記的大唐人物,這就又要占去一個名額。

換言之,楊棠只剩下兩個名額敷用,具體要怎麽用,仔細盤算了一番後,他便有了計較。

事實上,真要算起來,武功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細分開來說,它分為“招法”“身法”“輕功”“外功”“內功”“特殊心法”等等。

打比方來說,《降龍十八掌》就是一種“招法”,它必須有“內功”配合,讓“內功”依照掌法獨門的運轉方式打出,這才會有威力。不然空學一個掌法招式的花架子,既沒有“內功”,又沒有運用“內功”的掌法獨門方式,那絕對打不出《降龍十八掌》的威力。

射雕中,郭靖之前就已經修習過全真心法,然後洪七公又教了他《降龍十八掌》的招式以及《降龍十八掌》附帶的獨門運轉內功的方法,這才令郭靖一上手就能打得小樹亂晃。洪七公見了郭靖的學習成果,叱罵他愚笨,實際上若換個沒內功的家夥上去,恐怕連樹都打不動。

其次是“身法”,其實也有叫“步法”的,乃是近距離打鬥時閃轉騰挪的各種身體姿勢,它也附帶有運轉內功的獨門方法,而“輕功”則是長距離趕路或追殺敵酋使用的功夫,它同樣附帶有運轉內功的獨門方法。每種“身法”“輕功”由於運功(勁)的獨門方法不同,從而導致了施展效果高下不一,至於身體姿勢、騰挪方位這些反倒次要。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淩波微步》,它就集“身法”“輕功”甚至“內功”修煉於一體,既可以臨戰也可以跑路,還可積蓄內力,不愧為金氏武俠世界中的頂級功法。

第四種是“外功”,它是相對於“內功”而言的,其中最著名的功法有《金鐘罩》《鐵布衫》,具體細節就不多說了。

第五種“內功”,分“後天”跟“先天”,由於每種功法的運轉線路不一樣,所以內力的積蓄速度和渾厚程度也大不一樣,直白點說,《全真內功心法》就無法跟《九陽神功》媲美,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實際對戰中,空有內力不行,還必須知道如何運用。

一般來說,稍微高档點的內功都配有一種通用型施展內力的法門(只針對該內功,所以內功有多少種通用型法門就大約有多少種),用最最普通的大路貨招式使用出來,也能有一定的威力。比如“黑虎偷心”這種爛大街的招式自然不可能有什麽獨門運勁方法(也許有,但未流傳出來),一般沒有內功的嘍嘍用出來,最多也就打得對手哇呀亂叫,但若以《九陽神功》打出來,中招的嘍嘍不立斃也得重傷。

除了通用型施展內力的法門外,高档一點的“招法”都配有獨門運勁方法,“內功”若以這種方式施展出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事半功倍,不過也有較古怪的“內功”,必須配有專門的“招法”和運勁法門才能發揮出威力,比如《辟邪劍法》,它必須配以葵花內功才能相得益彰,若改了什麽《九陽神功》,反倒威力大減。

要知道,世間事沒有絕對,總有萬一,因此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內功”與“招法”的串聯方式還有一種,那就是“特殊心法”,比如《乾坤大挪移》《太極心法》等等。

所以啊,《七傷拳》配《九陽神功》配《乾坤大挪移》對仗《太極拳》配《太極神功》配《太極心法》會是個什麽結果,殊難預料。

說一千道一萬,六大分類之中,除了“外功”和“特殊心法”可有可無外,要想成高手,其它四大分類的功夫每樣都得有一門壓箱底,否則“木桶效應”將會極其明顯。

再細說楊棠本身,“招法”“身法”“輕功”“內功”四類,他有“招法”,比如《十二路鎮魂腿》又或單招劍技《神劍傲州》,但由於全是從遊戲夢境裏復制而來,所以是簡版(鎮魂腿只有三招)甚至就一招(劍法),根本不成體系,哪怕有一整套《太極拳》也好啊,可楊棠連這都沒有。

有鑒於此,楊棠打算利用兩個名額之一在大唐夢境裏復制一整套“招法”,比如《井中八法》《天問九刀》之流。

也許有人要問了,人家一套刀法有數招,你一個名額能復制下來嘛?楊棠也就這個問題捫心自問了夢境,但沒有明悟作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當然,需武器的“招法”在現代社會不太耍得開,所以楊棠最想復制的還是寧道奇的《散手八撲》!

“輕功”,楊棠有《浮舟》可以長距離閃現,《天足通》可以保命跑路,而“內功”他如今已學會了《長生訣》木系圖,只需日益精修便可。

唯獨“身法”,楊棠就只有《跳躍》和《全方位縮地法》,其中縮地法還可以用來長距離趕路,不過無論是《跳躍》還是《全方位縮地法》都非頂級的對戰身法,所以他還打算弄一套“身法”。縱觀大唐,高手們的身法大同小異,但黃大師著墨最重的兩人分別為石之軒和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