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超級內功(3)

正因為如此,雖然在夢境裏早就很熟悉《吞天如意功》的搬運了,但回歸現實的楊棠還是暫時放下一切,進了京城西北邊的老林子,一待就是五天,總算能合格控制《吞天如意功》各種正向跟負向的功體特效。

還是那句話,周邊之人若對楊棠沒有敵意,就不會被《吞天如意功》的負向功體特效所影響,反之遭了毒害什麽的也怪不了楊棠。

在楊棠單獨練功的五天裏,張家的飛鴻娛樂公司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局面,而張志柏,以及張母張經都快要被人逼瘋了。

實際上他們沒法不瘋,因為湯二少那個參政老爹正被政敵窮追猛打,下一屆再進一步的希望開始變得十分渺茫,出了這樣的事兒,湯家人能不生氣?可再生氣,面對政敵的全方位盯防,他們也不敢對張家幾口子有所動作。

不得不說,商人跟政客就像足球場上的前鋒和後衛;商人只要不破產,前鋒只要不被罰下,那麽即使九十九次失敗,只要有一次進球,他就是成功的;而政客與後衛相似,哪怕九十九次嚴防死守成功了,只要有一次失誤,他就是失敗的。

但是,湯家人不動作,不代表下面的人不會動作;雖然湯老爹正跟政敵鬧得不可開交,但在下面人眼中上層仍屬風平浪靜,湯家高門大戶,自然是需要溜須拍馬的對象;所以,湯二少要教訓張家人根本不用親自出面或動手,只需要一個眼神示意就夠了。

於是傳發局對飛鴻娛樂的遞審材料那是各種卡,工商、稅務、消防也是每天必到飛鴻公司點卯,只要有一點沒做到位,那就是各種批評教育外加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私營企業,完全符合所在國每一條規章制度的幾乎沒有,這就好像一家公司,你真要在這家公司裏找到一個符合所有公司規定的模範員工,恐怕很難,而且即使有這樣的員工,恐怕他的業績也不會是整個公司最突出的那一個。

同樣的道理,完全規範化的私營企業也許存在,但絕對經營不長久,究其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就飛鴻公司來說,一個娛樂公司,你能指望它的屁股有多幹凈?而一旦某公司連底子都不幹凈了,難道還能指望它規範經營?

所以像稅務、消防這些規範化部門一到場,飛鴻公司的員工們難免就會人心惶惶、無心工作,從而影響到公司的整體運營,而公司運營不善又進一步加劇了員工們的離心離德,甚至開始出現接二連三的辭職事件。

同時,收債的、問話的、落井下石的各路人馬紛紛前來騷擾,甭說張志柏了,就是換了鐵人來也得崩潰掉,畢竟幾十只狗圍著你、惡瞪著你,你都會心虛害怕,更別說幾十個兇神惡煞的人了。如此這般,鬧得張志柏心力憔悴,哪還有精神去顧及公司狀況。

對於張家人的情況,楊棠只是委托紅後隨時側面監視,只要他們還在享受各方面壓力的折磨,就不用去理會。

至於楊棠本身,他耽擱了好幾天沒去學校,回到冷清的綠野別墅時,反而大松了一口氣,因為楊爸楊媽還未從HK回歸,也就不用聽他們念緊箍咒了。

打了個電話去HK,問候了一下老爸老媽,楊棠這才帶上厚厚一沓多納多猜想的資料回到了京大校園。

實際上,身為歷史系一員的楊棠除了需要過考之外,還真不用學什麽基礎課和專業課,畢竟各個院系的基礎課都差不多,英語、數學(高數、線代)必不可少,可這兩門那都是楊棠的強項,否則他也不會在CNS外文期刊上發表有關數學猜想的論文了。

至於其他的專業課程,歷史系能學些什麽,想都可以想得到。老實說,哪怕是京大京華這種名校畢業的學生能找到對口工作的機會也是一半一半,而重本院校畢業生能找到對口工作的約占三成,普通一本院校的這個幾率則更低。

所以,楊棠作為前世過來人,覺得各個大學其實很有必要開設《人際關系學》和《口才學》這兩門課程。

為什麽呢?

其中道理很容易想到,目前各個高等院校都是將大學生當技術或學術人才來培養,而實際工作中哪會有那麽多技術崗位或研究崗位呢?從人類科技史的發展就可以看出,真正的技術人才永遠只是一少部份,而不是在社會工作人員占絕大多數。

正因為如此,在校大學生在學校學的是技術或專業知識,畢業出來後卻只有下苦力的比比皆是,例如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為碼農的不少,而碼農編代碼看似高大上,其實很多代碼只需要粘貼復制就能搞定,根本不用重新編寫。當然,粘貼復制也需要找對地方,這必須由人腦來判斷,否則那些接受外包的軟件公司連人都可以少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