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想當兵嗎?(第2/2頁)

既然範鴻宇明白表示,願意留在地方,不願意進軍隊發展,老爺子自也不勉強。

“謝謝葆爺爺。”

葆興似乎有些失望,笑著說道:“鴻宇,再考慮考慮唄?我是真希望你能來部隊,咱哥倆一塊幹,肯定能搞出名堂來。你那幾天跟我聊的,未來三十年,世界軍事發展的新動向,當真給我啟發很大,我正琢磨著,要好好寫點什麽東西呢。”

範鴻宇在軍營住了那麽久,確實和葆興龍晨瑜等人探討過未來世界軍事發展的趨向。這些東西,原本就藏在他的腦海之中,只要不談到太具體的軍事科技,一些大方向上的問題,確實是能夠談出個子醜寅卯來,讓人耳目一新。

範鴻宇笑道:“葆興,這都是隨口聊聊的,興之所至。不過你是搞軍事的,多思考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挺不錯。”

葆平安頓時來了興趣,問道:“鴻宇對未來三十年世界軍事發展的新動向有研究?都談了些什麽,說來聽聽。”

這口氣可是不小。

未來三十年啊!

而世界軍事新動向的研究,正是葆平安該管的。

範鴻宇忙即說道:“葆伯伯,都是隨口瞎聊的,當不得真。”

“哎,鴻宇,你可別謙虛。我覺得挺有道理的,你給說說唄。”

葆老爺子微笑說道:“談談吧,不要有什麽壓力,就當是在自己家裏。”

老爺子發了話,範鴻宇就不好推辭了,連忙欠了欠身子,說道:“葆爺爺,葆伯伯,我對軍事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就是自己胡亂想的,肯定有很多地方不對……”

老爺子擺了擺手,說道:“無妨,你盡管說。”

“是。我以前跟葆興聊過,有關部隊信息化發展的道路。我認為,在未來,部隊信息化建設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單兵作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將成為未來主要軍事大國的發展方向。理論上來說,戰場投放兵力越少,損失就越低,後勤壓力也越小。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獲取戰爭的勝利。如果單兵作戰能力能夠大幅度提升,比如說全數字化部隊,將是傳統型的步兵完全無法比擬的。

理論上,最高指揮機關可以直接指揮前線的每一個戰士。呵呵,有點……有點類似玩遊戲的意思了。”

這一點,範鴻宇倒是沒有開玩笑,美國已經在全力發展數字化部隊,他們的戰爭理念,就是要想玩遊戲一樣,指揮實際的戰鬥。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將每一個單兵在戰場上發現的情況及時反饋回指揮中心,以便做出最迅捷的反應。

葆老爺子和葆平安的眉頭,都微微蹙了起來。

範鴻宇也知道,這種在二十一世紀之後才逐漸在理論上發展成熟的技術,現在對於國內的軍方人士而言,確實有點超前了。但該提醒的,還得要提醒。

“葆爺爺,葆伯伯,在冷兵器時代,所謂名將,就是能夠有效的統禦自己的部隊。簡言之,能夠讓五百人在作戰的時候,始終朝向一個正面,就已經是合格的軍官了。李世民對竇建德的虎牢關之戰,要算是經典戰例。當時李世民手下,只有三千五百人,而竇建德一方,則有十萬大軍。單純比較數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之上。但戰爭結果,是李世民大獲全勝,竇建德兵敗如山倒。對於這場戰鬥,後世史學家和軍事家,都做過詳盡的分析。不過很多分析,都關注於李世民和竇建德兩人之間的差距,認為是雙方統帥相差甚遠。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範鴻宇緩緩說道。

葆興馬上問道:“那你認為,最重要的方面是什麽?”

葆老爺子和葆平安也都很認真地望著範鴻宇,顯然被他的闡述吸引住了。沒想到這個小年輕,談起歷史掌故來,也條條是道。

李竇虎牢關之戰,葆平安也是熟知的,但他的分析,也主要是傾向於雙方統帥“智慧”的差距,現在範鴻宇卻並不認同,倒要看看他有何種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