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特別禮遇(第2/2頁)

好幾個人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在陸月那張年輕的面孔上掃過。毫無疑問,這幾位都是腦袋瓜子特別好使的那種。雖然說能在體制內混個一官半職的家夥,基本上沒有笨蛋,但智商確實有高下之別,總有一些人先反應過來。

宋書記改口,肯定是因為情況和以前相比,發生了變化。嶽西亭還是老樣子,也沒聽說他忽然之間得到了某位大人物的特別青睞,由此可知,宋瑉改口,不會是源於嶽西亭。而這段時間,市委市政府班子裏唯一的新面孔,就是陸月。

市政府副市長分工,陸月明確為協助嶽西亭市長管理全市經濟建設工作,有點類似於範鴻宇在楓林鎮的分工範圍。

或許,因為陸月來頭太大,連宋瑉都感受到了某種“壓力”,不得不小心謹慎一些,至少在明面上,將經濟建設這一塊工作的主導權,“歸還”給了市政府。

看來,因為陸月的“從天而降”,原本平靜異常的彥華市“政治格局”,要起波瀾了。

就算反應比較遲鈍的與會幹部,望著會議室前排陸月高潔範鴻宇這三張年輕得不像話的臉,也能察覺到情形確實起了變化。

彥華的政治格局,將不會再是中老年幹部一統天下,加入了新的年輕元素。

待得大家的掌聲略略平息下去,嶽西亭便清了清嗓子,咳嗽一聲,端正了坐姿,掌聲戛然而止。

“同志們,剛才宋書記已經開宗明義地點明了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就是請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明年全市的經濟建設工作怎麽鋪開。經濟建設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中央明確要求,今後黨的工作重心要向經濟建設領域轉移,越是這樣,我們的壓力就越大……當然,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就像宋書記剛才說的,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也不比誰笨多少。只要我們大家都開動腦筋想辦法,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一定能找到一條適合我們彥華發展的好路子……”

嶽西亭四十歲出頭年紀,較之範衛國小兩三歲,在目前的縣市政府正職之中,相對年輕,正當年富力強之時。平日裏話語不多,為人比較低調,二把手的位置算是擺得比較端正。市委書記和市長之間的關系,不至於太過緊張。當然,正常的工作分歧肯定是存在的,一些鬥爭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大面上過得去就是了。也正因為如此,下面的幹部,尤其是區鎮黨委書記和重要局委辦的一把手,歷來沒太將嶽西亭當回事,一切唯宋瑉馬首是瞻。

然而嶽西亭今天這一開口,立時又給了大家一個“驚喜”。

有眼尖的人已然非常敏銳地察覺到,一縷不悅的神色自宋瑉眼裏閃過,本來隨和的笑容,也有一瞬間變得有些僵硬。

市裏的的政治格局,真的要起變化了。

連嶽西亭都開始明白無誤地向宋瑉叫板。

“黨的工作重心要向經濟建設領域轉移”這句話確實是出自中央的紅頭文件,在座諸人,幾乎全都拜讀過的。但寫在紅頭文件上是一回事,嶽西亭當著宋瑉的面說出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盡管嶽西亭後面也說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然而誰都能聽得出來,這是“應景之作”,口不對心。

嶽市長這是告訴大家,今後經濟建設工作才是重點,而經濟建設工作,是市政府主管的,我嶽西亭乃是市長,是這項工作的正管,今天開的是經濟建設座談會,諸君請仔細掂量。

一念及此,原本神態輕松,甚至還在竊竊私語的幹部們,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緊緊閉上嘴巴,很認真地望向嶽西亭。

嶽市長忽然“叫板”,總是有幾分道理的,不會無緣無故神經病發作。

市委書記和市長之間的鬥爭,如果激烈起來,甚至公開化,最先倒黴的,總是下面的一些幹部。畢竟市長要拱翻書記,太不容易,而市委書記要打壓市長,也不見得處處順手。要立威,就需要“借人頭”,一般的“人頭”還不是那麽夠分量。區鎮一二把手和重要局委辦頭頭,正是最合適的立威對象。

今天這個經濟建設座談會,開出“新意”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