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三巨頭“排座次”(第2/2頁)

於偉光不是烏日新,對省裏的局勢了如指掌。這回修路,實際上已經不是純經濟領域的問題,隱隱有省委三巨頭“排座次”的意思,甚至還涉及到了高層“路線”,今後怎麽走,是個問題。到了榮啟高,尤利民,袁留彥這樣的實權正省部級幹部,這才是首要考慮的重點。

以於偉光分管副省長的身份而論,他應該是最堅定的“贊成派”。修建這麽一條高速公路,於他就是硬邦邦的政績。而且任誰都知道,如此巨大的工程,主事者的好處絕對少不了。

但於偉光不能如此單純,身為副省長,“路線”也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

袁留彥是他的“組織”,在這個事上,他只能按照袁書記的指示行事。

正因為如此,他不能輕易反駁高興漢的話。

三巨頭“排座次”,高興漢這樣重量級的省委常委,正是各方都要全力爭取的對象。在這裏,他一不小心將高興漢得罪了,就此“推向”尤利民的“陣營”,只怕袁留彥會因此怪責。

常務副省長韋春暉微笑說道:“高書記,收費還貸,確實是個好辦法。怕就怕貸款太多,收的費不夠還貸。這個帳,要好好算一算才行。”

韋春暉成為省委常委的時間比高興漢早,排名也在高興漢之前。今天在座這麽多領導幹部,除了尤利民,就該數他職務最為顯赫,話語權最重。

見韋春暉借口,於偉光暗暗舒了口氣。

看來,榮書記也不大贊成修高速路的傳聞是真的,不然韋春暉不會是這個態度。於偉光的“組織”是袁留彥,韋春暉的“組織”就是榮啟高。

現階段,各省市“地方實力派”的話語權很強,省委書記可謂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大規模幹部交流的風氣尚未形成,空降下來的幹部不但人數較少,通常還會受到地方實力派的制約。很多時候,省委書記真的能決定副省部級幹部的去留。

高興漢笑著說道:“是要好好算算賬。如果銀行方面能夠解決大頭,資金籌措就有把握多了。這條公路,在洪州境內的裏程雖然不是最長,但建成之後,對洪州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還是非常明顯的。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只要能夠籌措到足夠的資金,我認為這條路還是應該修。早一日修起來,全省就早一日受益。洪州就能進一步發揮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

這話說得頗合身份。

高興漢剛剛出任洪州市委書記,想要大展宏圖,正在情理之中。

韋春暉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不過現在銀行的錢也很緊張,全國都銀根緊縮。修路基本是純政府行為,想要從銀行貸到太多的款子,不大容易。全省的經濟狀況都不容樂觀,到處都是伸手要錢的。如果地方上不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完全由省財政來承擔這個擔子,困難太大了。”

他是常務副省長,分管財政,說這話倒不算僭越。

高興漢笑笑,身子微微後靠,表示已經發言完畢。他只要表述清楚自己的意見就可以了,暫時還不想卷入到爭論中去。

今天這個會議,他不是主持者。

這事怎麽弄,最終還要尤利民來拿主意。

尤利民笑了笑,說道:“研討會嘛,同志們都談談意見吧,暢所欲言,把問題想細致一點,深入一點,搞懂搞透,對工作有好處。”

隨即便開始以眼神“點名”。

既然把省政府常務會議的成員都拉過來了,可也不能光坐著看熱鬧,不然要鬧笑話。

省長點了名,大夥自不能再老僧入定,一個個笑呵呵地開了口,基本上都講些不著邊際的套話,硬態一個不表。實在也不敢亂表態。

只有南山地委書記的態度比較明朗,支持修路。畢竟如果這條高速公路修成了,在南山地區境內的裏程是最長的,南山地區受益也最為明顯。他不表態支持,實在說不過去。

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下班時間。

尤利民笑著說道:“事關重大,一個下午時間不夠,今晚上好好休息,泡泡溫泉,放松放松,明天繼續討論!”

看來尤利民也是下定決心要搞出個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