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彥華的國企改制有問題(第2/2頁)

高潔也蹙眉說道:“爸,簽了合同的。如果我們市裏毀約,就不僅僅是百貨公司一家的問題。其他幾個合資的企業,都會出問題。不講信用,今後就再也沒有外商肯和我們合作了。這原本就是個兩難的問題。”

高興漢說道:“你們當初考慮就失當。現在發現問題,那就應該改正。這不是普通的問題,已經涉及到了根本。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什麽?你們好好考慮一下!”

高潔不由語塞,情不自禁地輕輕捏了範鴻宇的耳垂一下。這個“餿主意”原本就是範鴻宇出的,坑了陸月一把,政治博弈大獲全勝。可是現在,後遺症也慢慢顯露出來了。當初設下的“圈套”,很可能反過來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高伯伯,國企要改制,全國都要改革。既然是改革,那就會有陣痛,會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情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陣痛,這些代價,都是我們必須要忍受的。比如說國營企業,最大的問題是什麽?無非就是兩個,其一是機制僵化,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極度落後,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第二就是包袱沉重。大量的離退休人員和閑雜人員,徹底拖住了企業的後腿,每前進一步,都相當艱難。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問題,就是人員素質問題。人員素質上不去,企業怎麽可能搞得活?”

高興漢輕輕“哼”了一聲,說道:“離退休人員不是企業的包袱,當初他們為企業的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些國營企業。現在他們老了,退休了,企業當然要養活他們,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人一樣要退休養老,國家和企業一樣要養活他們。難道資本主義國家能做到的,我們反倒做不到?要把這些老幹部老工人當成包袱?沒有這個道理!”

範鴻宇就擡頭看了高潔一眼。

記得高潔曾經跟他說過,高興漢和高雅的丈夫曹俊臣在執政理念上有分歧。曹俊臣是比較激進的“改革派”,和邱明山有很多共同的語言。現在看來,高興漢的執政理念果然趨向於“穩重”。

“高伯伯,你說的很有道理,國家確實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保證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但是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都實行的是公有制,大集體,每個人生老病死都有單位負責。農村有生產隊,大隊,也是單位。但現在我們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在改革,都處於激烈的變革之中,發生一些意外的情況就理所當然了。西方國家的保障體制,是以政府為主導,企業和民眾全部參與。現在我們在這一塊上比較缺失,國家和政府都還沒有建立起基本的保障體制,全部歸企業承擔,企業是承擔不起來的。一定要強制企業來承擔的話,企業就只能虧損,最終破產。所以還要摸索一個更好的方法,在這個過渡階段,盡可能把問題解決掉。哪怕不能解決得盡善盡美,起碼也要保證社會的基本穩定。彥華現在,就是在進行相關的嘗試,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爭取在省裏搞個試點。”

高興漢望他一眼,淡淡說道:“你這個意見如果早些時候提出來,或許能行得通。但是現在情況已經變了,大環境起了變化。”

所以韋春暉才忽然召見高潔。

“爸,您是說,有人要針對我們彥華?”

高潔吃驚地說道,臉色大變。

高興漢不吭聲。

事實上,他的意思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楚了。在“姓什麽”的辯論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這種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非常之高。

也許,此番召見高潔,還不僅僅是韋春暉自己的意思,可能與榮啟高有一定的關聯。

一省之內,省委書記親自關注的事情,都是大事。哪怕原先是小事,省委書記一關注,也立馬會變成一等一的大事。

範鴻宇正要說話,腰間的傳呼機嘀嘀嘀地鳴響起來,範鴻宇拿起一看,雙眉頓時輕輕揚起。

“誰的電話?”

高潔問了一句。

“我爸辦公室的電話。”

盡管範衛國和範鴻宇不像普通父子那樣“無話可說”,但一般範衛國也不會主動傳呼範鴻宇,都是範鴻宇打電話給老子請安問好。現在忽然在辦公室傳呼他,肯定是發生了比較重要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