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最佳人選(第2/2頁)

什麽叫鐵飯碗?

只要一捧上,終身有靠!

這就是鐵飯碗,也一直都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種直觀體現。

突然,有人的鐵飯碗被打碎了,堂堂國家幹部和職工,居然失業了,這怎麽可以?這不就是典型資本主義國家的搞法嗎?

曹成不吭聲,慢慢走回飯桌旁邊,坐了下來,端起熱騰騰的濃茶,喝了兩口,雙眉緊蹙,輕輕搖頭,嘆了口氣,說道:“範處長,路線問題,有個時候不能單單從經濟效益上著眼。”

這也正是部分高層大人物的看法。

僅僅只需要倒過去十幾年,“以階級鬥爭為綱”,“嚴厲批評唯生產力論”等等口號,全國上下,隨處可見,耳熟能詳。

範鴻宇也走了過來,在曹成對面坐下,淡然說道:“曹主任,時代畢竟不同了,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不可更改。”

曹成的瞳孔驀地收縮了一下。

範鴻宇這句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

這其實就是他糾結的原因,也是榮啟高糾結的原因。

短暫的詫異過後,範鴻宇已經逐漸在腦海裏理清了思路:這個事,榮啟高也很難拿。

現在高層兩種截然不同的執政理念都在“發聲”,到底“姓什麽”,迄今也沒有定論。在這種局勢之下,高層忽然有人很關注彥華地區的國企改制,關心“青山王”是否合乎國情的問題,不能不引起榮啟高的高度重視。

所以他委派曹成去彥華地區實地考察。

嚴格來說,榮啟高其實並不十分關注曹成實地考察的真正結果,他這樣做,更多的是為了表明一種態度。表明他在親自關注此事,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這種態度,一方面是做給高層大人物看的,另一方面,則是做給省內的同僚看的。

一般來說,如果是正式的考察,榮啟高應該召開書記辦公會來討論,至少要和尤利民袁留彥等省委巨頭碰個面,溝通一下,然後委派專職幹部前往彥華調查,做出正式的調查結論。但如此一來,事情就有了定論!

榮啟高眼下不需要這個定論!

或者說,壓根就不能定論!

定論了,就等同於青山省委表態了。

所以,榮啟高決定派曹成去彥華。

對高層有交代,我已經派我的大秘書親自去調查了,足夠重視,讓人無話可說。或許能阻止高層大人物的進一步動作,至少也能延緩一段時間。可能到那個時候,高層大局會進一步趨向明朗,榮啟高就可以表態了。

同時,榮啟高提醒省內同僚,此事我已經親自在關注了,其他同志各安本職吧,不要摻和。

榮啟高下定決心,要將此事完全掌控在自己手裏,絕不容許其他同志插手進來。被動表態,是榮啟高這種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最厭惡的事情。

有一種被“綁架”的感覺。

事關自己的政治前途,榮啟高不容有失。

曹成的身份,注定他是此番調查的最佳人選。省委辦公廳副主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省委,他做出來的調查報告,可以是正式的報告,也可以僅僅只給省委書記提供參考。

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範處長,這個事還是要謹慎。”

稍頃,曹成沉聲說道,望向範鴻宇,目光炯炯。

範鴻宇點點頭,說道:“曹主任,我完全贊同你的意見,相信彥華地區的同志,也會妥善處理的。”

曹成便微微頷首。

無疑,範鴻宇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榮啟高讓他赴彥華之前,先和範鴻宇吃個飯,就是想傳達這麽一個信息:如果這個事,彥華地區能夠自己擺平,那就再好不過。

榮啟高現在,力求全省局勢平穩。

在大局不明朗的情況下,穩打穩紮,維持好社會的和諧安定,就充分體現了省委書記的政治智慧和掌控能力。

範鴻宇既是尤利民的大秘書,又是邱明山的愛將,範衛國的兒子,高興漢的女婿,一個人身兼數重身份,和省內這幾位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都有密切關聯,正是最佳的傳話人。

“曹主任,我還是那句話,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不可逆轉。目前發生的這些情況,都只是暫時的。”

範鴻宇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緩緩說道,神色平靜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