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召見(上)(第2/3頁)

既然首長說了,讓他不要緊張,放松一些,範鴻宇也便省了最前面的“報告”二字。首長這樣的偉人,早已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縱算和外國元首會談,首長也是想說什麽就是什麽,絕對本sè。如果在首長面前太拘謹,未免有矜持之意。

讓五阿公等老革命前往大內求見首長,本就是他的主意,定計之後,向尤利民匯報過,尤利民沒有反對。範鴻宇簡短地回答了首長的提問,沒有半句多余的解釋。

對於這樣的事情,首長心中自有分數,又何必他自己饒舌解釋?

首長又望了他一眼,微微頷首,說道:“年輕人,膽子不小嘛。”

這句話,一時之間,還真不好回答,範鴻宇略略有些冒汗,咧嘴一笑。什麽都沒說。範鴻宇牢記一點。在首長面前。多聽少說。不見得你自己講得越多,留給首長的印象就越好。

一代偉人,對人的評判,豈會流於表面?

首長隨即轉向尤利民。說道:“利民同志,談談吧,彥華那個國企改制的工作,你們到底是怎麽想的?”

“好的。首長。”

尤利民點點頭,神sè變得比較凝重。

“彥華的國企改制,是去年開始搞的。當時,彥華市打了個報告上來,闡述了他們的思路。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有關招商引資的。因為彥華市楓林鎮搞起來一個工業園,引進了一些外資辦廠,同時鼓勵幹部停薪留職下海辦實體,鼓勵鄉鎮企業發展,效益還很不錯。彥華市就打算在全市鋪開招商引資的工作。但彥華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引進外資的工作。進展得不是很順利。往往外商實地考察過後,發現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第二個方面,則是有關國營企業的情況。因為歷史原因,彥華大部分國營企業的負擔過重,經營管理體制僵化,這幾年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需要財政進行補貼。對於彥華而言,整個財政基礎都相當薄弱,本來就沒有什麽像樣的工商業,財政收入主要靠農業稅和農林特產稅支撐。以農業來補貼工商業,不是長久之計。彥華是丘陵地區,山多地少,溝壑縱橫,大規模的機械化農業生產很難開展,農業的作業方式還比較原始,產出不多。如果長期以農業來補貼工商業,不但工商業沒辦法發展,農業也有可能被拖垮……所以他們打算搞一個嘗試,就是把國營企業的改制和招商引資結合起來搞。引進外資,改組國營企業。我們的很多國營企業,並不是產業出了問題,而是經營管理的模式跟不上,包袱重,缺少開拓市場的啟動資金。外商剛好有資金,有比較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他們想要進入一些有盈利前景的產業。這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尤利民比較詳細地闡述了彥華市進行國企改制的起因。

這是必須的。

最高首長關注的,絕不是個案。再大的國營企業,單體改制,也還引不起首長的關注。首長關注的,絕對是“思維模式”。只有找到一種放在大部分企業都能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嗯,這個想法比較對頭嘛。你想要讓人家進來投資,就要給他好處。他覺得能賺錢,他才會來投資。資本家jīng明得很,可不是傻子。”

首長微微頷首,肯定了尤利民所言的思路。

上次五阿公他們親赴大內,當面向最高首長匯報彥華的發展,讓首長有了個大致的印象,也知曉了彥華的幹部們正面臨的困境,便及時發話,平息了這場“風波”。

但彥華正在搞的這個國企改制,到底是好是壞,有些什麽特點和經驗教訓,五阿公他們可不清楚。畢竟都是仈jiǔ十歲的老人,哪裏知曉這些新鮮事物的內在情況?

隨後調查組的調查報告,也送到了首長的案頭,倒是說得比較清楚。然而主要是就事論事,並未對彥華國企改制的原因和“原理”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

調查組不是科研組!

這才有了首長此番的親自召見。

很明顯,首長想要搞清楚,彥華正在進行的國企改制,對全國所有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制轉型,是否有指導意義。

摸著石頭過河。

你們到底摸到石頭沒有?

ps:感謝戰爭的傷痕25萬厚賜,戰爭,牛逼啊!!!

感謝や雙虞座5萬厚賜,恭喜雙魚成為《絕對權力》新盟主!盟主威武!!!

感謝嘸言姒懟,書友130609234259444一萬厚賜!

打賞的書友很多,餡餅曾想列個名單,但是必須一個一個去後台復制粘貼,估計四個小時的時間都未必夠,所以,只能在此向所有打賞的書友說聲感謝!向所有訂閱,投票支持的書友們說聲感謝!

算賬:2800票時,欠14章,現在將近3100票,加更3章,為戰爭加更3章,為雙魚加更1章,合計21章,昨天加更了1章,還欠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