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召見(下)(第2/2頁)

“嗯,搞試點的模式是可取的,碰到新問題,就要敢於嘗試用新方法去解決。好像打仗,就要隨機應變,不拘泥陳法。死抱著《孫子兵法》,不曉得變通,打不了勝仗。”首長豎起一根手指,輕輕搖晃,說道:“不過你們搞試點,不要只搞一個,可以多搞幾個。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工商業領域,一些國營農場林場也要納入試點範疇。這些農場林場,目前還有不少,對他們的今後的出路,也要重視起來。”

首長已經開始從全局出發來思考問題。

“是。”

尤利民恭謹地答道。

首長點了點頭,轉向一旁正襟危坐的範鴻宇,說道:“小範同志,聽說你很厲害?”

“首長,這個……”

範鴻宇猝不及防,臉sè微紅,欠了欠身子,期期艾艾的,不知該如何回答。實在老人家這個問話,是真不好作答。

焉敢在偉人面前自稱厲害?

“呵呵,你不要緊張。你在山溝裏搞起來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搞個電子廠,產品暢銷全世界。招收了幾千農民子弟進工廠上班,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水平。這個就很不錯嘛,很厲害。你給我說說看,你當初,怎麽會冒出這麽個念頭來的?在山溝裏搞工業園……”

首長臉露微笑,暗含鼓勵之意。

首長和範鴻宇談話,與剛才和尤利民的對話,是完全不同的態度。無論如何,範鴻宇畢竟還談不上是能和首長坐而論道的對象。首長這是獎掖後生晚輩。

範鴻宇說道:“首長,這個,其實是有點迫於無奈……”

此言一出,首長和尤利民的雙眉都微微揚了起來,顯然也沒想到範鴻宇會如此回答首長的垂詢。

“怎麽迫於無奈呢?”

首長饒有興趣地問道。

“因為當時我在楓林鎮工作。楓林鎮地方比較偏僻,交通也不方便,並不是建工業園的最佳地點。但當時的行署專員邱明山同志,給我下了死命令,必須在一年之內,改變楓林鎮的面貌。要把經濟搞上去,讓群眾的生活富裕起來。至於用什麽方法,我自己去想。我沒有退路了,只好往前沖。楓林鎮的地形地貌,和彥華地區其他地方差不多,都是屬於丘陵地帶,山多地少,人口眾多。單純靠發展農副業,想要迅速帶動群眾致富,難度太大。只有大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集體企業和鄉鎮企業,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帶動整個楓林鎮的經濟大踏步發展。”

“呵呵,小範同志,你很自信嘛。”

範鴻宇這話,聽上去普普通通,稍稍深入一想,著實不簡單因為上級領導給我下了死命令,讓我把楓林鎮的經濟搞上去,我就搞上去了!

仿佛這個事情對範鴻宇來說,就是板上釘釘,輕而易舉。

但事實已經證明,他確實完成了任務。

“看來這位邱明山同志,很有大將之風。對下邊的幹部,肯放手使用。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尤利民忙即說道:“首長,小範原先是彥華地區地委辦的工作人員,邱明山同志對他比較了解,知道他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尤利民這話,可謂一語三關,既為邱明山重用範鴻宇做了解釋,也為自己選用範鴻宇這樣不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當大秘書做了解釋。同時,對範鴻宇的能力,給予了充分肯定。

這個年輕人,不但得到地委書記的重用,也得到了省長的破格提拔,沒有幾分真本事,焉能臻此?

首長點點頭,說道:“利民同志,小範同志,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這是正確的,改革開放是正確的,這個信心必須堅定不移。在這個過程中碰到一些問題,要勇敢去面對,不要回避,回避解決不了問題。一時拿不準的,那就搞試點,多搞幾個,綜合對比衡量,總結經驗教訓。不要怕,大膽去幹。只要是正確的,就要堅持到底。”

“是,首長!”

尤利民和範鴻宇一齊答道,神sè恭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