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挖墻腳(第2/2頁)

畢竟百分之四十的資金,由天歌集團承擔。

令和繁苦笑一聲,說道:“鴻宇,你這是不是太籠統了?我知道小型化,便攜是電子產品的終極趨勢,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可不那麽容易。對技術的要求很高。”

範鴻宇就笑,說道:“和繁,我知道這對技術要求很高。所以我們原先的預算,可能還要改一改。其實作為電子產品的生產商而言,工廠並非最重要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廠甚至是最不重要的環節。銷售,建立渠道也不是最重要的環節,采購和成本更加不是……”

“那最重要的環節是什麽呢?”

正在泡茶的湯敏微笑著問了一句。

“技術,開發。電子產品是高科技領域,新產品研發的能力,決定著整個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和繁,歌兒,我建議,你們的精力不要放在工廠的施工建設上,這個完全可以交給下邊的經理去辦。你們的精力,要放在研發部門的組建之上。你們兩位老總,最大的任務就是去挖墻腳。親自出馬,去挖墻腳。全世界範圍內搜尋電子產品的研發人才。只要是真有價值的人才,不管花多大的代價,都要挖過來。這一點是保證電子公司長盛不衰的最大關鍵。”

範鴻宇腦海之中,又浮現出另一個世界,那個著名的被咬了一口的水果商標。水果公司生產的手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產品內置軟件的先進性。其強大的包容功能,幾乎可以吞噬一切。連在大家看來,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音樂界,也被水果手機一口吞進去了。音樂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被迫和水果手機合作,成為水果手機的原創供應商。

要確保電子產品在軟件上的優勢,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就是唯一的倚仗。

趙歌輕聲說道:“這倒是真的,我們的遊戲機,最主要的就是遊戲軟件比其他公司的先進。尤其是俄羅斯方塊……”

令和繁也點了點頭。有關俄羅斯方塊版權的爭奪,是他親自操作的。搶在日本人之前,將版權收購到了自己手裏,任天堂就此被戰敗,再無翻身機會。

“好,我去挖墻腳。”

範鴻宇便望了趙歌一眼,趙歌嫣然一笑,說道:“上回去美國,已經談妥了一個小團隊,等我們這邊做好了基礎建設,他們就會過來了。”

令和繁詫異地說道:“歌兒,原來你早就開始行動了?”

“是啊,三月份我去美國的時候,鴻宇就跟我說了,讓我留意一下電子產品研發方面的技術人才。實話說,現在去歐美國家挖墻腳,最大的問題還不在於價格,在於尋找。只要找到了合適的人才,價錢並不太高。”

範鴻宇笑道:“現在整個互聯網產業,在全球都還剛剛起步,基本上還很少有人意識到軟件開發人才的重要性。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令和繁想了想,說道:“在美國找到的人才,是不是就留在那邊,咱們可以在美國注冊一個公司,讓他們在那裏從事軟件開發,成果歸公司所有就是了。美國那邊的氛圍,畢竟不是國內可比的,查詢相關的資料也比較方便,更加能夠快速出研究成果。”

範鴻宇笑笑,說道:“和繁,你這是純商業化的考量。但你不要忘了,歐美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壁壘。現在不顯山不露水的,他們還沒有警覺,一旦我們的產品開始上市,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他們就不幹了。別以為美國有多民主,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從來都沒有放松過。我看還是把人直接挖過來,還能當老師,給我們自己帶出一批新人。所以,除了挖墻腳,你們兩位老總還要全力培養自己的技術團隊。在電子領域,現在是培養人才最黃金的階段,大家都是剛剛起步,不像傳統工業,有那麽大的差距,我們要追趕,困難重重。現在大家都基本上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誰先跑,誰就占據先機。二戰結束後,蘇聯是拼命搜刮德國的有形財富,整個工廠整個工廠地拆遷,運回蘇聯去。美國則是拼命搜刮德國的技術人才。幾十年過去,差距現在變得非常明顯。”

令和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