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新鮮事(第2/2頁)

魏清平頓時頗有點不以為然。

這後生娃娃,還真拿捏上了?

你在湖區呆過幾天?我又在湖區呆過多少年?這防汛抗旱的事,不比你懂得多?就今年這個狀態,能有什麽大汛情,偏就在這裏危言聳聽!

還不是為了要樹立你一縣之長的所謂“權威”?

但你也不用找我魏清平開刀吧?

魏清平四十幾歲,可謂老於官場,心裏很清楚,就算範鴻宇是在借題發揮,想要立威,自己還真不能掉以輕心。在縣政府常務會議上商量好的事情,他魏清平當場應諾,就等於立下了軍令狀。不管二十天後,有沒有汛情出現,到時候範鴻宇親自前來驗收,發現他沒有如期完成任務,只怕就不好說話了。範鴻宇真要撕破臉皮,將他狠狠批評一頓,魏縣長也只能乖乖低頭。

沒有汛情,那還要未雨綢繆呢。

湖區縣,怎麽強調防汛工作的重要性都不算過分。

“魏縣長,防汛工作,預防為主。現在還沒有發生汛情,就是我們的機會。必須牢牢抓緊這段難得的晴天,對防洪大堤進行加固。一旦等大水到了,再想要加固大堤,那就為時已晚。所以,這個工作,我看沒必要再討論了,大家依照各自的分工,馬上落實下去。必須抓好抓徹底。下面的同志,誰要是陽奉陰違不配合,該批評就批評,該處分就處分,絕不姑息遷就。”

範鴻宇加重了語氣,嚴肅地說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魏清平再有意見,也不好提出來了。他本來就是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副縣長,不要說範鴻宇只讓他去蘆花鎮蹲點,就算全縣所有防洪幹堤的整修加固任務都落在他一個人頭上,魏清平也只能承擔下來。

何況範鴻宇給他自己分配的任務,也絕不輕松。朝陽農場和十原區兩個地方加起來,需要加固的防洪大堤堤段,比蘆花鎮還長。範鴻宇算得勇挑重擔了。

“好的,範縣長,我會落實好這個工作的。”

魏清平有點郁悶地答道。

範鴻宇點了點頭,隨即又分配了其他幾位副縣長的蹲點區鎮。見範鴻宇如此慎重,“如臨大敵”的陣仗,其他幾位副縣長倒也不敢怠慢,一一點頭應諾。

好在最重要的兩個區鎮,範鴻宇和魏清平已經“承包”了去,其他幾個鄉鎮加固大堤的工作,相對就要輕松得多。只要有足夠的資金,組織人手進行施工,問題不大。

接下來,範鴻宇又吩咐財政局長趙傑,做好資金的分配工作。指示財政局和縣防指一起,盡快搞個資金分配方案出來,送他審批。

趙傑自然恭謹答應。

範鴻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討論第二個議題,就是有關香港專家團到我們縣裏來進行調研考察的事情。這個事情,我以前就和大家談到過。現在,香港專家團的人員已經全部就位,後天就會趕到省城,我後天去省裏接待他們。專家團一共十二名成員,全都是香港商業界的精英人士,令氏集團的令和繁先生親自挑選邀請的。專家團預計在我們縣裏開展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調查考察,主要是為我們縣裏未來經濟發展大方向提出具體的參考意見。同時,還要為我們縣裏培訓一批懂得市場開發和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的人才。同志們,這是大事。縣裏的經濟要發展,單純依靠我們自己的經驗,遠遠不夠,必須要借助外腦來幫忙。香港專家團的很多專家,不但學歷很高,還有著非常豐富的市場開發營銷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實戰經驗,有他們給我們提供參考意見,可以讓我們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之中,少走很多彎路,少交很多學費……我們現在討論一下,怎麽把這個工作銜接好。”

與會幹部們再一次面面相覷。

如同範鴻宇所言,他以前確實在縣政府常務會議上提出過這個話題,但那時候香港專家團尚未組建完成,也就沒有進行具體的深入討論。當時多數幹部都是當作笑話來聽的。

沒想到這個所謂的香港專家團,這麽快就要趕到縣裏來了。

還真是個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