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投案自首(第2/2頁)

“為什麽?”

“他是省委書記,站的高度與我們不同,他看的是全局,不是局部問題。”

範鴻宇輕輕點了黃子軒一句。

不錯,榮啟高在現場處理“鬧事”問題的時候,是沒有表態說要處理農場的職工,事後也沒有類似的指示。但這並不表示,榮啟高就認可農場職工的做法。不抓人不處分,只是為了平息事態,不至於激起農場職工第二次反彈。如今時過境遷,齊河市領導要“秋後算賬”,榮啟高也絕不會阻止。

榮啟高不能向下面的幹部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容許群眾“鬧事”。

社會大局安定和諧,是一定要講究的,大規模群眾事件,歷來是大忌。任何一位黨委書記,對這樣的問題都格外重視。下邊的幹部,要處理“鬧事”的首要分子,也不能說是錯了。至少榮啟高不能明確表態批評這種做法。

“那……是不是向尤省長反映一下?”

黃子軒不甘心,又說道。

榮啟高要看全局,你是尤利民的前任秘書,以私人身份向尤利民反映情況,請尤利民出面協調一下,總可以吧?

範鴻宇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範鴻宇心裏清楚,他在雲湖縣之所以能夠迅速站穩腳跟,樹立威望,“前任省府一秘”的金字招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除了上任之初,範鴻宇向尤利民要過一百萬防洪款,之後就沒有再向尤利民提過任何條件,更不曾請尤利民親自出面來為他“擺平”難題。

身在體制之內,有靠山有背景當然是好事,俗話都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倒回去幾年,說某某上邊有人,還意味著是某種諷刺,說明他自己能力不行。但現在,說某某上邊有人,那就是帶著無限的羨慕之意了。

上邊有人,也是一種本事啊!

但怎樣使用這個金字招牌,也是很有講究的。

最高明的做法,就是謙虛低調,自己嘴裏從來都不提起,讓別人去猜測,讓別人去敬畏,自然而然地向你做出讓步。

次一等的做法,則是不斷地炫耀,動不動就將“省府一秘”的身份掛在嘴邊,唯恐別人不知道似的。這樣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卻不免落了下乘,被人暗中恥笑。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想要真正建立起威望來,就難了。

所謂口碑,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領導的聲望。

水平最差的“靠山黨”,光靠打大牌子還不行,非得請靠山親自出面擦屁股。到了這個地步,離失寵也就不遠了。領導能幫你一次兩次,還能幫三次四次?每親自出手一次,對你的印象就差上一分。多幫兩次,那你就靠邊站吧。

領導看重你,不就是想要你快速成長起來,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麽?你爛泥巴扶不上墻,領導自然要另外培養人才。

別占著茅坑不拉屎,自己不行就讓真有能力的人來幹。

尤其要緊的是,這個事其實並非鄭美堂自己的主意,而是來自上邊的意思。範鴻宇不認為請尤利民親自出馬和袁留彥“打擂台”是個好辦法。

見範鴻宇又再搖頭,黃子軒頓時急眼了,急急說道:“那怎麽辦?省裏領導不發話,鄭美堂是肯定不會放人的,搞不好,他還要繼續抓人……”

剛才範鴻宇不是和鄭美堂吵過一架?

以鄭美堂那睚眥必報的性格,豈肯善罷甘休!

既然已經動手打範鴻宇的臉,那就不妨打得再狠一點,打痛他,讓範鴻宇知道,這齊河市到底是誰的天下!

範鴻宇笑了笑,忽然問道:“子軒,上回去市委請願的那些組織者,除了杜雙魚,還有幾個?”

“還有十來個吧。”

黃子軒隨口答道。

“那好,你待會回場裏,把這些人都召集起來,讓他們明天,去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範鴻宇緩緩說道,一字一句,說得清楚無比。

“啊?”

尼桑車裏其他三位,頓時都目瞪口呆,黃子軒怔怔地望著範鴻宇,半晌回不過神來。

“你不要問為什麽,按照我說的辦。明天,你親自帶隊,領著他們去投案自首。市公安局不把他們關起來,你就不回農場。而且你一定要記住,是投案自首,不是鬧事!”

範鴻宇的雙眼眯縫了起來,寒芒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