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季繁忙的工作

江老坎有點疑惑地道:“王鎮,關鍵點是啥玩意?”

王橋道:“有個成語叫做越俎代庖,什麽是越俎代庖,原意就是祭師不做自己的事,代替廚師辦席,用通俗的話講,是出自己能力範圍代替別人做事。`我們政府、村兩委就經常這樣做,手伸得太長,管得太寬太細,代替了原本應該由村民自己做的事。村民不滿意,幹部們很累。我的想法是通過一定的方式把讓村民幹變成村民主動幹。”

江老坎當過多年農村基層幹部,對當前農村現狀熟悉得很,道:“王鎮的意思我懂,牛不喝水強按頭,按不住。”他想了一會,道:“要村民主動幹,只有一種情況得行,就是村民能得到好處,沒有好處,啥事都別想幹。”

王橋輕輕拍了一個桌子,道“江書記說到點子上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多數村民願意幹的事情,這樣才能大家都省力,多數村民都不願意做的事,我們最好不去碰,吃力不討好,好心要辦壞事。”

江老坎道:“但是大家要幹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一社養羊就是大家都想幹的事,政府出了文件,大家也積極。等到出了事,還是一樣怪政府。”

王橋努力集中思維,將飄在腦中不規整資料整理成條理清楚的規則。這一點很難,非靈感閃現就能實現。因此,他就和頗有些頭腦的江老坎反復探討,道:“養羊這事有點特殊,我們暫時不管。三社修路這事,你剛才提到,村民擔心集資款被村社吃掉,那就讓他們自己管,村社有沒有意見?”

江老坎道:“能有什麽意見,這些集次款都是每家每戶收起來的,誰敢亂用。村民們認為我們吃了喝了,都是聽別人亂講的。就算我們平時吃點喝點。也不敢用這筆錢。”

王橋道:“那我們就拿三社修公路的事情做個實驗,抓住兩個核心點,一是廣泛征求意見,看村民們是否願意修橋。達成共識;第二是村兩委不要沾錢沾物沾賬,就選村民代表來管。”

在城關鎮的操作中,修橋補路都是由村兩委會直管,從來沒有交給村民來管,江老坎有些不適應這個思路。 `道:“那村兩委做什麽?都交給村民,我們當甩手掌櫃,還要被罵。”

王橋想了想,道:“你們肯定有事情做,你們是組織者,不管錢,只管組織,這樣就把職責劃清楚了。”

江老坎知道農村情況復雜,對王橋這個想法存有疑慮,道:“說起來是好的。就是不知道能否搞得走,我沒有問題,其他村幹部是不是有意見,我就不曉得了。”

王橋道:“這就要看村幹部是不是真心為老百姓做事,如果是真心做事,不貪小利,這種方案還可行。好處也很明顯,至少做的事情都是大家要做的事情,你們不會被罵,推動也容易。我回去再思考一下。想成熟了再搞。”

辦公室主任郭達和駐村幹部王健圍坐在身旁,兩人都沒有說話,聽著王橋和江老坎閑聊。

回到辦公室,王橋拿了一張a四紙。在紙上寫寫畫畫,擬定了幾條意見。郭達走了進來,道:“王鎮,還在想剛才與江老坎的談話。”

王橋道:“是啊,市委鄧書記要來調研,調研課題就是基層組織建設。我們得想點辦法。”

郭達這才明白王橋為什麽要和江老坎反復說這事,道:“我剛才在想,如果真是這樣搞法,還得征求多數村社幹部的意見。村社幹部掌握村裏工程建設,不談撈錢的事,至少可以多喝兩頓酒。如果真讓村民選代表管錢,有些村幹部難免會有想法。”

王橋道:“我們可以試點,不一定強制推行。試點成功以後,就可以願者上鉤,等到大家都覺得好的時候,少數村幹部還能有什麽意見。這種做法至少能減少矛盾,有利於推動工作。”他看著郭達,道:“我的思路其實你了解,你幫我整理一下,取個好聽的名字。”

郭達與王橋接觸時間很短,可是他通過短短的接觸時間,已經認定年輕的王橋絕非池中之物,肯定會在短時間一飛沖天。 `因此當王橋將這個任務交給自己時,滿心歡喜,興致勃勃。

他走出門時,又拐了回來,道:“我忘了說正事,宋書記正在縣裏開會,五點鐘開個班子會,是兩會期間的信訪工作。”

凡是兩會期間肯定要談信訪問題,這是必然的。王橋想起此事就頭痛,城關鎮有城市有農村,相較於其他鎮,情況更為復雜,對於老上訪戶,打不得罵不得,實在難以處理。

計生辦黃麗主任站在門口,道:“王鎮,有空沒有?”

王橋道:“進來嘛。”

黃麗坐下以後,報告道:“最近縣裏召開了計生工作會。”

王橋道:“我參加了這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