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官場的陰謀與陽謀(第2/2頁)

劉飛使勁的點點頭,這番話對他來說如同醍醐灌頂一般,他沒有想到,自己以前自以為很高明很高瞻遠矚的建議,居然有這麽多缺失之處,這就更讓他對蔣正元充滿了佩服,因為劉飛提出的很多建議,蔣正元大部分都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手段進行實施了,從而使河西省的經濟總量在其執政的4年當中,整整提高了80個百分點!這種增長速度在全國來說都是罕見的!從而使河西省的經濟從全國十八九名的位置一躍沖上了前十名!現在劉飛也終於知道,蔣正元采用自己的那些建議,到底是頂著多大的壓力啊!好在蔣正元省長和省委書記徐光春配合的相當默契,雙方沒有掣肘,一心一意的發展經濟。

“劉飛,我仔細觀察過你的交際圈子,你所交的朋友大多都是一些比較豪爽,脾氣比較直率的朋友,是吧?”蔣正元問道。

劉飛點了點頭,他交朋友的原則一向是寧缺毋濫,每一個朋友之間都是真誠相待,對於他不認可的人,他就會表現出不太友好甚至厭惡的態度。

蔣正元搖搖頭說道:“如果你處於秘書這個位置上,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當了縣長以後,就不能這樣做了。”

劉飛問道:“為什麽?”

蔣正元說道:“因為你是縣長,你的喜好直接影響到下面人的做事標準,我送你幾句十六個字的為官之道,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這十六個字是我當初做官的時候,我的老領導送我的,我現在轉送給你:

對手下要——不即不離,親疏有度,誅大賞小,嚴以立威對權力要——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防患未然,分權制衡對人才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盡其才,用人唯親不要問我為什麽是這些,你只有經過官場打磨之後,才會明白其中三味,也許這些觀點與你將來的看法不用,但是這沒關系,這三篇十六字為官之道就算是你的官場啟蒙之術吧,多家變通,活學活用,不管什麽時候你都要永遠記住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說完,蔣正元又走進書房,從裏面拿出兩本書來,放在劉飛的面前,在劉飛驚訝的目光中說道:“這兩本書一本是孫子兵法,一本是三十六計,官場如戰場,為官之道,虛虛實實,以陽謀為主陰謀為輔!”

“陽謀?陰謀?在官場之上何為陽謀何為陰謀?”劉飛就像一個虛心的學生,殷切的望著蔣正元。

蔣正元笑了,他可得出來,劉飛對陰謀和陽謀似乎很感興趣,剛開始到省政府的時候,劉飛是那種比較直來直去的那種人,他喜歡用拳頭用最直接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後來隨著劉飛閱歷的增加,他越來越肯動腦筋了,但是官場上的很多事情不是動腦筋光看就能領悟透的,還必須有人指點才行。蔣正元非常喜歡劉飛這個秘書和學生,便給劉飛解釋道:“所謂陰謀就是設陷阱,就是無中生有,就是瞞天過海,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聲東擊西,總之一句話,就是要欺騙對手,要想辦法把對手逼到自己所設定的陷阱裏面去,而其中高下就看你設置的陷阱高不高明了。不過再高明的陷阱都有致命傷,因為陷阱畢竟是陷阱,不是真實的,只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所以說是陰謀就有破綻。而陽謀就不同了,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毛主席當年和蔣介石爭江山,明知道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是爭取民心的陽謀,可蔣介石卻幹看著沒有辦法。因為他當時照做的話只有死得更快。結果一敗塗地,直接逃到台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