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省委書記的境界(第4/5頁)

顧允知笑道:“經驗上肯定會缺乏一點,不過幹勁和沖勁肯定要比很多老同志要足,再說,江城的領導班子又不是他一個人,慢慢鍛煉嘛。”他的話等於是最終定論。

夏伯達只能暗暗羨慕左援朝走了狗屎運,羨慕的人家的同時又感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顧允知道:“年前省黨校會搞個市長培訓班,你和黨校聯系下,主要是學習關於廉潔自律的問題,對了,把李長宇也算進去。”

夏伯達真真正正的震撼了,顧允知的這番話意味著李長宇雙規噩運的結束,意味著李長宇在仕途上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跟了顧允知這麽多年,直到現在也摸不清他的下一張牌究竟會怎麽出,當初把李長宇弄下去的是他,現在難道又要把李長宇撈起來?這顧書記的腦子裏究竟打得什麽算盤?

顧允知當初打李長宇,真正的目的是把江城的官場重新洗牌,最大限度的削弱許常德的影響力,可顧允知並沒有預計到黎國正會突然出事。這讓江城政局的重組成為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顧允知的初衷是想把左援朝扶起,兒子在江城發生的事情,讓他開始重新審視左援朝,左援朝在政治上並沒有他想象中成熟,可顧允知也沒有想把他放棄,提議他成為江城代市長就是在給他機會。

顧允知在省委書記位置上的時間已經沒有幾年,所以他不允許自己的失敗,甚至連一點點的錯誤,他都不能夠接受,李長宇卻是他的一個意外發現,李長宇在雙規期間所表現出的超人意志力和高超的政治素質。都讓顧允知有種驚艷的感覺。因此他開始留意李長宇的仕途歷程,開始了解到李長宇成為許常德圈子中的一員純屬巧合,許常德之所以破例提升李長宇成為常務副市長,真正的用意是讓李長宇和洪偉基搭班子。以此來壓制黎國正,除此以外。李長宇和許常德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際。

顧允知是個喜歡留後手的人,既然李長宇禁得住考驗,證明李長宇還是一個黨的好幹部,這種幹部如果一棍子打死,實在太可惜了,他要給李長宇一次機會,驗證下。他是不是真的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同時也要觀察一下,李長宇是不是有敏銳的政治嗅覺。

江城制藥廠的貪汙案揭發出馮愛蓮的同時,也讓江城市長黎國正深陷泥潭,目前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可顧允知憑直覺判斷,黎國正一定脫不開幹系,這件事不查則已。查下去只會讓江城面臨另外一場地震。作為平海省委書記,顧允知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大局觀,他要在短時間內將市政府重新洗牌,穩定江城政府的工作。把黎國正從市政府中踢出來,至於他的問題,顧允知並不想親自過問,他準備將這件事交給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省長許常德。在顧允知看來,許常德接受這個問題最正常不過,許常德在江城擔任市委書記多年,也就是說馮愛蓮的貪汙案就發生在他領導江城期間,他和市長黎國正向來不睦,相信許常德會在處理這件事上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許常德最近始終都處於郁悶不的志之中,清台山的事件雖然解決,可每個人都看出顧允知是在利用這件事打擊他,削弱他在平海北部的影響力,而他在整個過程中雖然幾經努力,可是仍然無法改變自己被動挨打的局面,和老謀深算的顧允知相比,他的道行還是差上不少的,許常德很憤怒,卻又不得不克制內心的憤怒,他原本以為兩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可顧允知這只老虎一天沒有離開省委書記的位置,他就一天沒有好日子過。許常德甚至產生了悲觀的情緒,這樣下去,恐怕顧允知還沒有離休,自己就已經崩潰了。他開始後悔自己的選擇,當初為什麽要選擇平海?假如他去北原,或者南湖都比現在要舒服得多。

給人印象向來溫和的顧允知對待政敵的手段絕對是毫不容情,連喘息的機會都不會給。許常德知道顧允知把調查黎國正的事情交給自己後。馬上就明白了顧允知的真意,假如上次顧允知掀起清台山事件是為了重組江城官場,而這次讓自己負責江城藥廠事件,目的就是激化自己和黎國正的矛盾,讓過去的積怨再度爆發出來,黎國正雖然不是許常德一生中最厲害的對手,卻是最了解他的一個,兩人在一起共事了幾十年。爭來鬥去幾十年,對彼此的了解都已經很深。許常德如果毫不留情一查到底,黎國正如果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就會激怒黎國正,從而把鬥爭的矛頭指向許常德,許常德幾乎可以確定,他的手中一定捏著自己的某些把柄。假如自己在處理黎國正事件中表現出敷衍應付,又會被顧允知借著機會指責自己的不作為。許常德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顧允知仍然沒有放過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