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第4/7頁)

左援朝道:“洪書記,我這次來是為了向你匯報開發區的事情,目前開發區已經開展的項目進展順利,初期的資金也已經全部到位,不過根據我們的初步測算,這筆資金對於開發區的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擴大招商引資的力度。”

洪偉基道:“江城開發區被列為省級重點開發區,省裏已經給了我們不少的優惠政策,市財政也對開發區進行了全力支持,我希望咱們開發區能夠打造成平海第一,甚至整個清江三角區第一!”

左援朝覺著洪偉基並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低聲道:“洪書記,開發區的規劃沒有問題,前景也十分看好,可是關鍵問題在於資金投入,以我們江城目前的財政狀況,需要資金的地方實在太多,就眼前來說,三環路工程就已經分走了一部分財政投入,開發區需要新的資金注入!”

洪偉基微笑道:“招商引資要看你們市政府的能耐了!”他一句話推得幹幹凈凈。

左援朝心中暗罵,真是一只老狐狸,可這種不滿地情緒表面上還不能表露出來,他耐心道:“洪書記,我們的招商引資主要針對國內和港澳台東南亞,我想這是不夠的,應該走出去,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吸引歐美一些國際企業的注意力,讓他們來江城投資。”

洪偉基點了點頭,就事論事的話,左援朝的提議還是很有道理的。他低聲道:“招商辦的工作可以重點抓一抓,要充分調動這些同志的積極性嘛!”

左援朝道:“洪書記,我有一個想法!”

洪偉基看了看左援朝,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左援朝道:“我的想法就是,請進來走出去,請進來就是請一些外國的知名企業來江城看看,走出去就是我們江城組織參觀考察團前往歐美參觀學習,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同時做好招商引資的工作。”

洪偉基對左援朝的這個想法表示贊同,他低聲道:“請進來,有什麽具體的打算?”

左援朝道:“上個月我去參加北原荊山市的花卉博覽會,搞得很好,利用博覽會的機會,請來了不少的中外客商,搭起經濟貿易的橋梁,據我了解,這次花博會他們談成的項目已經有五百多個,有意向的達到一千一百多個。效果是極其顯著的,他們的先進經驗,我們完全可以拿來用。”

洪偉基道:“你也想搞個花博會?”

左援朝笑道:“人家搞花博會,咱們也跟著搞,豈不是拾人牙慧?我這些天仔細考慮過,我們江城的飲食文化相當悠久,不如我們搞個美食節,利用飲食打出招商的招牌。”

“美食節?沒覺得有什麽特色!別的城市也都搞過!”

左援朝道:“洪書記知道我們江城有入伏吃羊肉的習俗嗎?”

洪偉基雖然不是江城人,可來到江城已經有一段時間,對江城的飲食習俗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每逢暑期到來,老百姓都會吃羊肉、喝羊湯,以此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因此,民間早有“江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

左援朝道:“據歷史典籍記載,在宋朝之前,我國宮廷宴席上都是以羊肉為主。到了元朝,羊肉在宮宴上更是占到了統帥地位,占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還要多。從漢字構造看,‘示羊’為‘祥’、‘羊大’為‘美’、‘魚羊’為‘鮮’、‘食羊’為‘養’等,無一不啟迪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對烹飪美食的追求。”

洪偉基點了點頭,感覺左援朝的這個提議越來越有意思了。

左援朝道:“把入伏吃羊肉當成一次節日來辦,既可以推動飲食文化,也可以促進經貿發展,這是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洪偉基笑道:“好!你的想法真的很好,援朝啊,這件事要當成大事來辦,咱們江城也該有一件喜慶的事兒吸引平海的注意力了。”

左援朝道:“這個想法可不是我的,江城師範大學的幾位教授向我提出發展城市文化,這是他們的建議之一,我感覺很好,所以才向您匯報。”

洪偉基道:“距離入伏也就是一個月吧,時間是不是緊迫了一點?”

左援朝道:“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以後才能越搞越好,越搞越大!只要我們盡心盡力,我想一個月的籌備期已經足夠了!”

洪偉基道:“下次常委會,我會向大家宣布這件事!”

李長宇聽到左援朝要搞伏羊節的事情也是倍感驚奇,畢竟文化這塊屬於他負責的範疇,第一感覺當然有些不爽,可馬上又想到現在左援朝是江城代市長,人家就算提出這件事也沒有什麽不對,接下來李長宇開始平靜地考慮這件事對江城的作用,他不得不承認左援朝的這個建議很好,招商引資不能成為一句空話,與其整天誇誇其談,不如實打實做點真事,現在的江城的確在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可是江城的變化還沒有被別人知道,江城的投資條件投資政策很好,可是外界還缺乏一個認知,也就是說,缺乏一個平台,缺乏一個和外界的交流平台,而左援朝提出的伏羊飲食文化節恰恰填補了這個空白,李長宇從沒有否認過左援朝的能力,看來這位代市長對於改革還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