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站出來(第2/5頁)

喬振梁從龔奇偉堅毅的目光中捕捉到某種堅持,他的表情稍稍緩和了一些,喬振梁欣賞有堅持的人,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堅持都做不到,那麽他又怎麽談得到信仰?喬振梁道:“說吧!”

龔奇偉的發言卻出乎喬振梁的意料之外,他本以為龔奇偉會從體育場的事情談起,可龔奇偉首先談的卻是深水港的建設。

龔奇偉道:“我認為省裏在批準南錫深水港工程之前,並沒有對此進行過全面的調查,以南錫目前的經濟狀況,深水港工程有些操之過急,沒有經過充足的準備就倉促上馬,這才是造成深水港工程中途受阻的根本原因。”

喬振梁開始重新審視龔奇偉,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他知道龔奇偉正在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向他證明自己,闡述他的政治見解,排除龔奇偉的政治野心在外,這個人很有抱負,也很聰明,他知道應該怎樣把握機會。喬振梁沒說話,用這種方式鼓勵龔奇偉繼續說下去。

龔奇偉道:“深水港這麽大的工程,過度的依賴外資是不可取的,當初南錫和嵐山兩市競爭深水港項目,最後花落南錫,而南錫在深水港項目中大量引入外資,從那時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外資注入越多,深水港受到外部影響就越大,這讓整個工程變得被動起來。”

喬振梁道:“引進外資是好事,在國家不可能給予更多財政支持的前提下,這一方法顯然是最為直接有效的。”

龔奇偉道:“我仍然認為在深水港建設一事上,決策者缺乏大局觀。”這句話說得不可謂不大膽,當著喬振梁的面說出,也有影射喬書記之嫌。

喬振梁對這個膽大妄為的家夥越來越有興趣了,不過喬振梁此時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笑意,他陰郁的表情必然給龔奇偉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這對龔奇偉來說也是一種嚴酷的考驗,喬振梁道:“意見誰都會提,可換成你未必能夠做得更好。”喬振梁倒要看看龔奇偉能有什麽更高明的建議。

龔奇偉道:“建設深水港的目的不僅僅是促進南錫的經濟發展,而是要促進南錫周邊地區的經濟更進一步,深水港建成之後,不可能只屬於南錫,而是屬於平海,屬於中國,既然如此,為什麽要拒絕國內的投資,而將目光轉向國外。”他停頓了一下,又道:“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深水港工程可以由多方共同建設,那麽工程會順利的多。”

喬振梁道:“你的意思是……”

龔奇偉道:“嵐山和南錫當初在深水港項目上的競爭根本就毫無意義,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是一種內耗,從城市的角度來考慮,這種競爭有其合理性,可站在平海的高度來考慮,無論深水港建在哪裏都屬於平海,又有什麽分別?我說這番話,並非是質疑深水港的選址,深水港選在南錫沒錯,從其帶動周邊經濟,從其輻射的範圍來看,這個選址並無錯誤,可是深水港需要巨大的投入,多數人都將眼光投向外資,為什麽不放眼於省內,放眼於我們的身邊,與其勉為其難的用一個城市的經濟做賭注,不如讓兄弟城市來分擔這種風險,風險分攤,利益分攤,如果當初可以和嵐山共同開發深水港,我相信現在的困難根本不可能出現。”

喬振梁沉默了下去。

龔奇偉道:“喬書記,恕我直言,發生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利益,有些領導人不怕別人分走經濟利益,而害怕被別人分走政治利益,政績歸屬才是發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

喬振梁道:“你過來見我,就是為了要告訴我深水港工程是一個錯誤?”

龔奇偉道:“我並沒有說深水港工程是一個錯誤,而是我認為以南錫目前的經濟實力,建設深水港很吃力。現在深水港工程事實上已經成為壓在南錫市領導班子頭上的一座大山,為了支撐住這座大山,我們很多時候不得不低頭,比如這次的體育場地塊出讓事件,每個人都知道對我們南錫市不公平,可是為了有足夠的後續資金保證深水港的建設,我們不得不選擇低頭。”

喬振梁點了點頭道:“如果你們不讓步呢?”

龔奇偉道:“不讓步,他們就會繼續在投資問題上做文章,如果資金仍然不能到位的話,深水港工程就面臨癱瘓的危險。”

喬振梁道:“所以你們這幫南錫市的領導寧願犧牲土地來換得星月集團的投資。”

龔奇偉道:“從通常意義上來說,我們也沒有辦法。”

喬振梁冷笑道:“通常意義,通常意義是不是意味著你們向國家伸手?”

龔奇偉沒說話。

喬振梁道:“現在談談體育場地塊的問題,你同意將這塊地出讓給星月集團嗎?”

龔奇偉搖了搖頭道:“我始終堅持認為,在這件事上政府不應該讓步,這不僅僅涉及到南錫市的利益,也關系到南錫市政府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