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居心叵測(第3/5頁)

房心偉道:“我也聽他說過要找孟局算賬!”

張德放道:“就算你們猜得都對,可證據呢?沒有證據你們憑什麽這麽說?我們是警察,對沒有把握沒有證據的事情能不能多一點慎重?”

房心偉和孟允聲都不說話了。

孟允聲道:“張局,我聽說他把這件事捅到了國台辦?”

張德放道:“這件事到底怎麽發生的?為什麽會發生,我不想問,我也不想聽理由,有句話我必須要提醒你們,市裏幾位領導對這件事很惱火,軍分區劉司令一定要我們拿出一個令他滿意的交代。國台辦也要我們給出解釋,事情已經越鬧越大了。”

孟允聲和房心偉都是多年的老公安,從張德放的這句話就已經明白,這次一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換句話來說就是要背這個黑鍋。

房心偉道:“都跟他解釋好多遍了,一件誤會而已,這位張主任根本就是一個陰謀論者,他認為事情的背後一定有人策劃,他認為我們陰謀害他,我們公安系統犯得著這樣做嗎?”

張德放道:“我也相信是誤會,可市裏不相信,國台辦也不相信。”

房心偉道:“警察只是例行查房,也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考慮,如果我們連這點權力都沒有,還當警察做什麽?他一個國家幹部有沒有集體榮譽感,家醜不可外揚,一件小事他非得要無限擴大化,鬧得人盡皆知,他到底是什麽用心?”

房新偉情緒激動並不難理解,他憋屈,這件事實在太憋屈了,他已經預見到,自己是最可能被拋棄的一個,事情鬧得越大,公安系統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他相信孟允聲和張德放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可事到臨頭,誰也不會主動承擔責任,房新偉並不埋怨他們,他也不想承擔責任,按照他最初的想法,想把香河派出所的幾名警員推出去,可事情已經鬧到了國台辦,絕不是處理兩名低級別警員就能夠搪塞過去的。作為一名從事領導工作多年的公安戰士,房新偉不但擁有優秀的警覺性,也有一定的政治前瞻性,他知道自己要倒黴了,讓張揚說準了。房新偉今天來看孟允聲,也不是為了探望他的病情,他是想確認一下,孟允聲這個罪魁禍首現在是不是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還沒有來得及深入話題,張德放就來了,而且一來到就提出了責任的問題。

孟允聲道:“張局,他張揚以為我們公安系統是軟柿子嗎?上次龔市長女兒的事情,他就踩著我們出盡了風頭,這次又利用小事大做文章,張局我們不能這樣忍氣吞聲啊!”

張德放道:“老孟,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如果每個人都記得這句話,不做意氣之爭,事情也不會鬧到這種地步。”

孟允聲的表情顯得有些尷尬,如果那晚他不喝多,不主動挑釁張揚,的確不會發生這麽多的事情,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一切都已經造成。

他們同時陷入沉默之中。

張德放的目光在孟允聲和房新偉之間徘徊,他在等待,看看兩人誰有勇氣出來承擔責任。

孟允聲道:“他到底想怎樣?”

張德放道:“他想你們辭職!”

孟允聲確信自己沒聽錯,張德放說的是你們,而不是你或者他,張揚是把他和房新偉一並恨上了,孟允聲道:“他是體委主任,我們公安系統的事情什麽時候輪到他管了?”

張德放道:“現在軍分區和國台辦都盯住這件事不放,市裏的態度也很明確,一定要搞清這件事的責任歸屬。”

孟允聲道:“什麽責任?難道我們警察遇到報案,連調查的權力都沒有了嗎?”他嘴上說得理直氣壯,可是內心卻有些發虛,他害怕承擔責任,熬了大半輩子才熬到了眼前的位置,就因為一次酒後失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他不甘心也不情願。

張德放知道孟允聲底氣不足,事情惹出來了,卻又不敢頂上去承擔責任。

房心偉很失望,不過他比孟允聲看問題要清楚,他意識到這次的事情是躲不過去了,與其等著上頭處理自己,還不如自己主動頂上去,房心偉道:“張局、孟局、這件事發生在我的轄區範圍內,如果說到責任,應當由我來承擔,我決定正式提出辭職,辭去河西區公安分局局長一職,希望領導們能夠批準,在此,我對自己給公安系統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深地歉意。”房心偉表現出來的態度很誠懇,其實他是無奈之舉,反正都要承擔責任,不如主動一點,省得別人看低自己。

張德放欣賞地望著房心偉,在這種時候,房心偉能夠主動頂上去,足以證明他還是有勇氣的,反觀孟允聲,他甚至連站出來的勇氣都沒有,指責張揚越是大聲,越是證明他心虛害怕。張德放望著孟允聲浮腫的已經失去模樣的面龐,忽然想起那句老話,光腚惹馬蜂能惹不能撐,在孟允聲的身上體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