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第一次(第3/4頁)

常務副縣長董玉武好心提醒道:“張書記,您剛才說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張揚笑了起來:“謝謝老董,你不說我差點還就忘了。”

一幫常委為之絕倒,看到這廝一臉的狡黠相,誰也不相信他會當真忘了,他是故意賣關子逗大家玩的,你們不是想知道嗎?越想知道我越不急著說。

張揚道:“我打算向國務院申請濱海撤縣改市。”

常委們面面相覷,最後都把目光投向縣長許雙奇,這是讓他代表大家發言,許雙奇道:“張書記,其實之前我們就打過這個報告,可國務院沒批。前年的事情,我看方方面面的條件還不成熟,短期內二次申請希望不大。”

張揚道:“前年是昝書記,他的申請報告我看過,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撤縣改市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每平方公裏人口密度在四百人以上的最基本條件我們已經達到了。”

其他幾個小條件,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十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七萬。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25%,並不少於十二萬,我們也符合。

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70%,並不低於十二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八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到20%以上;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不低於人均八十元,總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並承擔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務。這點我們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滿足了。

“城區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其中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60%,道路鋪裝率不低於55%,有較好的排水系統。我們更沒有問題,既然所有條件都符合了,為什麽當初撤縣改市的申請沒有成功?”張大官人拋出一句疑問之後,目光望著縣長許雙奇。

許雙奇道:“張書記,每年申請縣改市的地方不計其數,國務院每年批準的名額卻只有幾個,濱海沒有成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張揚道:“不要強調理由,符合條件而沒有申請成功,就是你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如果方方面面都做足了功夫,那麽我相信濱海早就是縣級市了!”

一幫常委的臉上都不好看,這貨是棍掃一大片,一句話把他們這幫人過去的工作成績全都否定了。

許雙奇氣得幹脆閉上了嘴巴。

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王軍強道:“張書記,撤縣改市誰都想,可是真正做起來很難,也是需要走關系的。”

張揚的回答很幹脆:“那就走唄!如果可以達到目的,花一些代價也是值得,大家不要小看縣和縣級市的區別,雖然只是一字之差,體制卻完全不同。工作中心上,我們就完成了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如果申請成功,各級政府對市城建的支持也會增多,對外招商引資也擁有更大的吸引力。”

許雙奇道:“這我們都知道,如果申請成功,隸屬層次也就改變了,縣政府一般由地級市政府或行署直管,而縣級市一般由省政府直管、地級市政府或行署代管。隸屬層次的不同決定職權範圍也會有擴大,省裏給予縣級市的優惠政策肯定要比縣裏多得多。往往擁有‘副地級市’的審批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城建維護費可以提高二到五個百分點,財政周轉金每年增撥100~200萬元以上。”從這番話可以看出,許雙奇之前在這方面的確下過工夫。

張揚笑道:“看來關於撤縣改市的好處我不用說了,這就是我來到濱海想做的第一件事,大家討論一下,看看有什麽意見,我這個人很民主,大家有什麽想法只管說出來。”他向傅長征使了個眼色,傅長征將撤縣改市的申請分發給在場的常委們。

現場陷入一片寂靜,所有常委都開始翻看這份申請文件,不得不承認,這份申請文件寫得還是言之有物的,許雙奇當然不會相信這是出自張揚的手筆,他知道張揚帶來的這個辦公室副主任筆頭很厲害,但是許雙奇並不承認這份申請能比他們前年的申請精彩多少,能有多少說服力,許雙奇看完之後,提出了一個他認為很關鍵的問題:“張書記,這份申請報告經過市裏沒有?”

張揚笑了笑道:“撤縣改市歸市裏批嗎?如果市裏說話管用,前年就已經是濱海市了。”

所有常委都用吃驚地目光望著這廝,靠啊,這廝真敢講啊!這番話根本就沒把北港市全體領導放在眼裏,赤裸裸地越權啊!

張大官人絲毫不在乎這幫人錯愕的目光,微笑道:“這份申請,我已經直接遞到了國務院,大家覺著還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見過狂妄的,沒見過這麽狂妄的,一幫濱海縣委常委這會兒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別說是市裏,這廝連省裏都給直接繞了過去,人家這句話分明是告訴他們,已經把申請報告遞到了國務院,叫他們過來討論,只是一個形式,他嘴裏說的好聽,什麽民主,什麽聽聽大家的意見,狗屁,糊弄誰啊?事情都已經做完了才通知大家,這常委會只不過是在走個形式,他壓根沒把大家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