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保持沉默(第2/4頁)

項誠也首先肯定了這件事:“濱海撤縣改市早晚都會走這一步,我也相信,早晚都會成功,但是政治上是要懂得權衡利弊,是要有長遠的目光的,不可以憑著激情沖動去做事!做每件事之前要充分考慮到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好處,是不是對城市的發展有好處,我們要的是踏踏實實的做事,而不是為了政績去做一些浮誇的面子工程。”項誠的這番言辭是極其嚴肅的,這也是他針對濱海撤縣改市的事情第一次發表公開的言論,給予這件事做出了定性,認為濱海撤縣改市是一件浮誇的面子工程。

項誠定出了調子,其他常委的發言也開始變得熱烈了起來,紀委書記陳崗是率先跳出來的第一個,他和張揚的積怨從弟弟陳凱開始,如果不是張揚做手腳,弟弟也不會從濱海縣公安局的位子上下來,陳崗道:“我談談對濱海這次撤縣改市的看法,撤縣改市本身是好事,我記得濱海之前也申請過一次,後來沒能通過,這就證明濱海的條件尚不成熟,距離上次申請只不過兩年的時間,難道說這兩年濱海申請撤縣改市的時機已經成熟?我看未必,濱海這兩年的財政總收入上漲緩慢,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到現在財政總收入都沒有過億,這樣的一個縣,想去申請撤縣改市,去和其他一些年收入早已過億的縣區競爭,我們根本沒有勝算,在沒有勝算的前提下去做這件事,就是盲目,撤縣改市不需要花錢嗎?花得誰的錢?老百姓的錢,所以我們的幹部在做出每一個重大決定之前,都必須要慎重的考慮,不可以盲目的作出決定,更不要為了政績而迷失!”

市委宣傳部長黃步成道:“我也說一句,濱海撤縣改市的事情並沒有拿到市委常委會上討論,這件事在程序上不對啊,濱海是北港的轄縣,這麽重要的事情,按照正規的程序應該是由他們縣常委會討論拿出決定,先上報給北港市委,經過市常委會討論通過,再將這件事向省裏通報,獲得批準之後才能遞交國務院,為什麽濱海可以繞過市裏、省裏直接向國務院遞申請呢?”

組織部長孟啟智說了一句:“這份申請和前年的那份申請沒什麽不同,只是多了一個張揚的簽名,據說那份申請一直都在國務院裏,他說是重啟審批程序,而不是重新遞交申請。”

市長宮還山道:“關於這件事,我和張揚同志進行了一番深刻的談話,對他目無組織紀律性的行為做出了嚴肅地批評,應該說張揚同志承認錯誤的態度還是誠懇的,這件事已經發生了,我認為對年輕幹部,還是要以批評教育為主。”

市紀委書記陳崗道:“批評教育也要看事情性質的嚴重程度,我認為這次的事情不是小事,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那麽用不了多久時間,我們的這些轄縣都會以他為榜樣,各自為政,濱海可以繞過市裏提出撤縣改市的要求,其他轄縣一樣可以,年輕不是犯錯的理由,犯了錯誤就一定要付出代價,只有嚴肅處理,才能杜絕以後再犯,對他個人是一件好事,對其他同志也能夠起到警示作用。”

市委副書記蔣洪剛望著情緒激動的陳崗,心中暗自好笑,陳崗之所以這樣激動,無非是因為他的政治利益受到了侵犯,如果不是他弟弟被張揚從濱海踢了出來,他不會表現得這樣主動,項誠分明想利用這次撤縣改市做文章,可是這幫人也就是瞎嚷嚷罷了,張揚既然有本事把申請直接遞到國務院,就證明他心中根本沒把這幫人放在眼裏,嚴肅處理?你陳崗叫得這麽歡,可你倒是拿出一個處理他的方案?只怕到了事情具體落實的時候,誰也不敢承擔這個責任,這些人怕的不是張揚,真正害怕的是他的背景。在國內當官真的很不容易,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得考慮到。想要少犯錯誤,就是要少說話,蔣洪剛在這件事上選擇保持沉默。

市委書記項誠道:“洪剛同志,你有什麽看法?”看到蔣洪剛始終沉默不語,項誠直接點名了。

蔣洪剛笑了笑:“我覺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項書記說得對,濱海撤縣改市是好事,早晚都會走這一步,也早晚都會成功,但是這件事必須要慎重考慮,不可以操之過急。”

宮還山望著蔣洪剛,心中暗道:“說了等於沒說。”如果說常委中有一個宮還山最反感的人,那就是蔣洪剛,原因很簡單,他把蔣洪剛視為自己前進道路上唯一的對手,雖然目前在方方面面蔣洪剛在和他的競爭中都處於弱勢,但是他知道蔣洪剛從未放棄過和自己競爭的念頭。

蔣洪剛道:“我覺著這件事也沒那麽嚴重,張揚同志初來北港,年輕同志做事考慮問題肯定不會像老同志那麽周到,要考慮到他剛剛上任,急於做出成績的心理,我也認為,他在濱海撤縣改市的問題上有些操之過急,在很多程序上都沒有考慮到,可是我們也要肯定他的工作熱情,肯定他急於改變濱海面貌的迫切心情,所以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我們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一棒子把他打死,不批評不行,可批評的太狠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