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難免孤獨(第4/6頁)

張揚道:“官場上整天大魚大肉的,我真吃膩了,現在整天就琢磨吃點清淡的。”

顧允知道:“所以說官家飯也不好吃,整天大魚大肉,不知多少人因此而得了三高。”

秦傳良笑道:“張揚這身體,怎麽吃都沒事!”

幾個人本想去食堂,卻想不到三寶已經準備好了,就在涼棚下支了張桌子,讓廚師來了個全素宴,祁山本想留下來吃飯,可武意又打電話過來,把他給叫了過去,他只能告辭。

這廚師也是一位僧人,自小在南林寺出家,說起來和三寶還是師兄弟,三寶跟慧空法師前來這邊之後,也把他帶了出來。

因為是招待貴客,自然下足了功夫,十二道素菜,四冷八熱,道道精美,張大官人贊不絕口的同時也不忘埋怨三寶有些浪費了。

三寶笑道:“這些食材多數都是我在山後種得,豆腐也是我師兄自己制作的。”

秦傳良感嘆道:“現在外面的飯越來越不好吃,大概是化肥農藥用得多了,產量上去了,可味道變了。”

顧允知深有同感道:“農業生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求量,也需要在質的方面多下工夫。”

中午無人用酒,午飯之後,張揚陪同顧允知一起返回他位於秋霞湖邊的別墅,顧允知問起張揚工作上的事情。

張揚把自己去濱海後的動作告訴了他,顧允知聽說張揚已經申請在濱海成立保稅區,也對他的這個構想深表認同,顧允知道:“平海南北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平海北部缺少一個經濟熱點,改革開放以後,嵐山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平海南部的整體發展,也改變了平海的經濟格局,當時我工作上存在失誤,政策上過於偏重南部城市,所以才造成了目前的這種不均衡。現在想縮短這種差距,就變得吃力許多。”

張揚微笑道:“其實您在離休之前已經對北部做了很多工作,現在江城發展的就不錯。”

顧允知笑道:“我是人不是神,我的工作上也有失誤。”

張揚道:“爸,您和薛老很熟悉嗎?”

顧允知不知他為何會突然問起這件事,他點了點頭道:“我曾經在薛老的身邊工作過。”

張揚道:“薛老是個怎樣的人?”

顧允知道:“薛老這個人恩怨分明,很有魄力。”

張揚道:“前段時間我去京城的時候和薛老打過交道,薛老下個月還要去北港做客呢。”

顧允知並不知道內情,他認為薛老前往北港的原因是沖著項誠,顧允知道:“十年浩劫期間,薛老遇到了很大的麻煩,當時是項誠頂住壓力保護了他,可以說沒有項誠,薛老就不會有日後的東山再起,所以薛老對項誠一直都當成恩人看待。”他意味深長的看著張揚道:“你和項誠之間的關系怎樣?”

張揚道:“還過得去,不過項誠這個人和我的政治理念不同,也發生過一些摩擦。”

顧允知道:“項誠的執政能力很一般,北港這些年經濟發展滯後,和他這個市委書記有著直接的關系,不過薛老很看重他。”

張揚從顧允知的話裏聽出了言外之意,如果沒有薛老罩著項誠,恐怕他早就被拿下了。

張揚陪著顧允知回到別墅,他首先去祭掃了一下顧佳彤的衣冠冢,自從在漢城看到顧佳彤的驚鴻一瞥,張大官人的心情始終無法平靜,他認為顧佳彤十有八九活在這個世界上,可是他卻又搞不明白,為什麽顧佳彤不來找他?難道她真的能夠忘記他們那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可以忘記她的父親,她的家人?

顧允知無疑是個少見的強者,在失去女兒,兒子又屢屢讓他喪失信心的情況下,他仍然能夠保持這份平靜,這個世界上能夠做到這些的人並不多見。

偌大的別墅除了顧允知之外再沒有其他人,保姆最近也請假了,顧養養去黃山寫生,張揚能夠體會到顧允知的孤獨,難怪他會去秋霞寺工地幫忙。

顧允知泡了壺茶,招呼張揚過來陪他一起喝,張揚想起當初顧養養拜托自己的事情,裝出漫不經心的樣子提起了顧明健:“爸,最近有沒有見到明健?”

顧允知笑了笑,換成過去,聽到兒子的名字他就會生氣,可現在他剩下的只有悲哀,怒其不爭哀其不幸,哀莫大於心死,顧允知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兒子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他感嘆道:“春節的時候他回來過,被我趕了出去。”

張揚道:“事情都過去了這麽久,我看您就不必老放在心上了。”

顧允知道:“其他事我都可以原諒他,但是他竟然這樣對待佳彤的心血,還幾乎害死養養,這樣的一個混賬,怎麽能不讓我失望透頂。”

張揚喝了口茶道:“爸,您不是常說,年輕人難免會做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