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歡樂與哀愁(第2/6頁)

賀青牛笑道:“很久前的事情了,我今年都七十九了,不幹村支書都二十多年了。”

賀慶樁道:“俺爹在任的時候威信比我高。”

賀青牛道:“慶樁當上村支書我沒幫過啥忙,中間換了好幾任,他九零年才當上的,腦子活。”

張揚笑了笑,這父子倆倒是互相照應,賀青牛害怕他們的關系讓領導多想,所以上來就解釋自己沒給兒子幫什麽忙。

張揚道:“賀老伯,蔣莊有些歷史了吧?”

賀青牛點了點頭道:“蔣莊從宋朝的時候就有了,我小的時候這邊還有普雲寺,香火很盛,連北港城裏的人都跑過來燒香,可七十年代那會兒被紅衛兵給燒了,寺裏的和尚也被打跑了,現在剩下的只有村頭的三棵銀杏樹,都有幾千年了,其中一棵在81年被雷電劈死了。”提起這件事賀青牛嗟嘆不已。

張揚又道:“土山下有漢墓的事情您聽說過嗎?”

賀青牛道:“不清楚,不過我們小時候在土山上玩的時候,時常可以撿到一些泥人,當時也沒覺得是什麽好東西,拿著泥人兒過家家,動不動就摔得缺胳膊少腿。”

賀慶樁道:“我小時候也玩過,咱家櫃子上不還擺著一個?”

文物局局長趙子文讓賀慶樁拿過來看看,賀慶樁轉身去了,沒多久就回來,他手裏拿著一個跳舞的泥人,趙子文接過來在手中看了看,驚喜道:“果然是漢代陶俑,如果這陶俑來自土山,就為確定墓葬的年代提供了佐證。”

賀青牛聽說則陶俑是墓室裏出來的,馬上道:“你拿去吧,墓室裏出來的東西晦氣,俺不要。”

當天中午都沒喝酒,離去的時候,賀慶樁單獨來到張揚面前,他低聲道:“張書記,俺想求您一個事兒。”

張揚道:“說吧!”吃人家的嘴軟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吃了賀慶樁的大公雞,張大官人也不好意思對他疾言厲色了。

賀慶樁道:“公安局抓了俺們村不少人,雖然這些人貪財有錯,可是俺們畢竟都是鄉下人,沒什麽見識,覺著俺村地裏的東西就是俺們自己的,還望張書記對他們能夠網開一面。”

張揚道:“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公平公正的處理這件事,會以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作為衡量標準,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當然,也會考慮到你們村的實際情況。”

記者對這類新聞無疑是敏感的,這場暴雨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對新聞的嗅覺,還是有不少的記者聞訊來到了這邊,采訪關於墓葬被搶的情況。

張大官人避無可避,被幾名記者堵住了,張揚想了想還是決定正面回答他們幾個問題。

有記者問:“張書記,您能對今天墓葬被搶的騷亂事件發表一些看法嗎?”

張揚冷冷看了那名記者一眼:“你是哪個單位的?誰給今天的時間定性為騷亂事件?是你嗎?”

那記者被張大官人咄咄逼人的目光嚇得不敢繼續追問,的確他的發問有些不善。

張揚道:“今天當著這麽多的媒體記者,我必須要說一件事,我相信我們的媒體都是善良的媒體,公正的媒體,對社會抱有公德心,你們對於新聞的報道會尊重事實,尊重良心,我對大家關心的事情做幾點聲明,第一,土山古墓保存完好,雖然墓室的入口遭到了一些破壞,但是並沒有人進入古墓內部,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第二,今天沒有發生任何的騷亂事件,我承認,的確有人想趁機爭搶文物,但是我們的公安武警戰士及時到來,制止了他們的這種行為。第三在今天少數民眾的糾紛過程中,並沒有造成任何的人員傷亡,我希望大家尊重事實,不要為了吸引公眾的眼球而捏造報道,在輿論上誤導公眾,謝謝!”

又有記者問道:“張書記,我聽說平海第一座保稅區即將落戶濱海,這件事不知是不是真的?”

張揚微笑道:“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接到上頭的正式通知,你說的這件事我也很期望,我也希望是事實,只要是對濱海有好處的事情,我都持雙手歡迎。”目前正式通知沒有下達,張揚當然不能在公眾面前承認這件事。

有記者問道:“張書記,這次的暴雨是北港從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請問濱海的受災情況如何?有沒有關於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具體數字?”

張揚道:“暴雨雖然很大,但是我們濱海的領導團隊在暴雨面前表現出了卓越的應對能力,以許縣長為首的幹部第一時間深入抗澇第一線,指揮這場對抗自然災害的戰爭,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暴雨造成更大的災難,到目前為止,我們濱海全境範圍內並沒有關於任何人員傷亡的報道。至於財產的損失還在統計之中,我相信這次的災害不會對濱海良好的經濟形勢造成任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