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微妙變化(第2/6頁)

項誠發泄了一通之後,感覺胸中淤積的悶氣似乎消散了不少,看到黃步成低著頭,無精打采的樣子,不由得又念起他的好處來,可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自己現在總不能再向他承認錯誤,最多不說他了,項誠咳嗽了一聲道:“這些新聞媒體,都是唯恐天下不亂,他們根本不去關心事情的真偽,他們關心的是事情有沒有新聞價值,說出去的話是要承擔責任的,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老百姓通過電視、報紙這些媒體了解身邊的一切,他們往往不加以判斷,對媒體會有種盲目的認同,如果媒體喪失了起碼的良心,那麽就會誤導我們的人民,就會造成人民對黨的政策的不理解,會造成人民對我們政府部門的不理解,甚至會造成對抗,對於這種無良的新聞單位,我們一定要追究責任!”

市長宮還山道:“項書記,我認為這件事應該追究到人,步成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直兢兢業業,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績大家都看到了,但是宣傳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工作中難免會有所疏漏。”

總算有個人為黃步成說話了,項誠也趁機找台階下:“我也不是否定步成同志的工作,我是就事論事,之前我特地強調過,別人我們管不了,但是北港的宣傳工作我們一定要抓好,大家都明白,前期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這才把泰鴻請到我們北港,在這裏我不想反復強調和泰鴻的合作會帶給北港怎樣的利益,事實上,現在我們和泰鴻之間的合作前景已經變得不是那麽樂觀,我們的電視台播放這種專題片,會讓北港的老百姓怎麽想?會讓泰鴻怎麽想?”

黃步成道:“我認為這件事的背後肯定有原因,有人想破壞北港和泰鴻的合作,最近關於泰鴻不利的新聞全都是這個別有用心的人制造出來的。”

宮還山道:“項書記,我認為步成同志說的有道理,我們必須重視這件事,任何破壞我們和泰鴻合作的行為就是和北港的所有人民為敵!”

黨委副書記蔣洪剛聽到這裏不由得有些想笑,這幫人也就是在會議上發發牢騷,其實誰都清楚這一系列的事情是誰搞出來的,可沒有一個人主動提起張揚的名字,省長周興民已經旗幟鮮明的頂起張揚,讓這幫人亂了陣腳。

蔣洪剛道:“關於和泰鴻之間的合作,我有話說。”

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蔣洪剛平時在常委會上的發言很少,尤其是在這種敏感問題上,他多數會選擇沉默,沒想到今天會主動提起這件事。

項誠點了點頭示意蔣洪剛說下去。

蔣洪剛道:“周省長這次過來,態度非常明確,他顯然是把保稅區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現在泰鴻集團建設分廠和保稅區的建設出現了矛盾,我們作為北港的領導層,理當拿出明確地態度。”蔣洪剛先把周興民搬了出來,然後才說他們應該標明態度,分明有些借勢的意思。

宮還山對蔣洪剛的這套說辭頗為反感,蔣洪剛的話剛剛說完,他就問道:“洪剛同志,你的話我有些聽不明白,什麽叫明確地態度?我們的態度一直都很明確啊,盡可能的協調濱海和泰鴻之間的矛盾,爭取做到共存和雙贏。”

蔣洪剛笑道:“宮市長,現實的情況是不可能做到雙贏,張揚的態度很明確,他不可能把藺家角的那塊地讓出來,泰鴻那邊的趙總也表明了態度,他必須拿到藺家角的那塊地才肯在北港建廠,我敢說,最近圍繞泰鴻的輿論和兩者之間的矛盾有關,作為北港領導層中的一員,我也希望能夠消除他們之間的矛盾,爭取做到共存,我們也努力過,事實證明,他們之間的矛盾非但沒有消除,反而變得更加對立了,或許有些同志認為,我們可以繼續做工作,直到他們雙方達成諒解為止,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消磨下去何時才是個頭?我們的事業難道就要在這種對立和內耗中持續下去嗎?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先拿出態度,要考慮到最壞的一步,我們假設雙方的矛盾最終無法調和,那麽我們務必要從兩者之中做出抉擇,孰輕孰重,我們最後要選擇誰,放棄誰。”

蔣洪剛之所以說這番話,是因為他從省長周興民的態度中悟到了某些東西,他終於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項誠望著蔣洪剛,他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洪剛同志,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誰,放棄誰?”

蔣洪剛道:“我認為泰鴻選擇藺家角建廠考慮不周,如果這件事能夠實行,隨著時代的發展,用不了多久,泰鴻分廠就會成為濱海和北港之間的屏障,會影響到城市一體化的進程,而且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保稅區要比鋼廠項目前景更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