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1994年原漿白酒(第2/3頁)

“誰敢歸攏你我削死誰!”丁曉虎沒聽清楚趙紅兵說要被誰歸攏,瞪著眼睛敲著酒杯咬著牙說。

“我老婆要歸攏我!”

“……哦,那……”

“咱們都少喝點吧!”趙紅兵總是這樣,在沒喝酒之前總是挺矜持,推說不能喝或者是建議少喝。但是二兩酒下肚以後,誰不讓他喝他跟誰急。

“紅兵大哥,給你介紹我的兩個朋友,從小跟我一起玩兒到大的,這是先兒哥,這是大耳朵。都是我們西郊的。”西郊混子的質量全市聞名,丁曉虎和他的這兩個朋友更是西郊混子中的極品。

“紅兵大哥,你不認識我們,但是我們認識你,我們兄弟倆敬你一杯!”先兒哥和大耳朵站了起來。

“呵呵,坐下吧!別那麽拘束,肩膀齊為兄弟,別那麽客氣!”趙紅兵說。

“好,肩膀齊為兄弟,聽你的!”這倆小子一口幹了3兩3的白酒。

“……”趙紅兵一咬牙,也把酒幹了。

“你出來以後,我們就跟著你混了”

“跟我混啥?有啥混的?要麽你們去跟張嶽玩兒去吧,我給你們介紹,張嶽在社會上比我玩兒的好,真的,你看他的那幾個兄弟,各個開著車掛著粗金鏈子,要麽跟費四玩兒去,他混的也不錯,你們跟我玩兒也玩兒不出來什麽。”

“張嶽混的是好,費四也挺有名,但是社會上誰不知道,他們都是你的兄弟。”

“不算是我兄弟,我們都是朋友。”

“反正不管怎麽說,我就跟你混了!我絕對不去做別人的小弟,就給你當小弟心甘情願”

“…………”

“紅兵大哥,出來以後,想做什麽生意?”

“沒譜呢,沈公子說包個小區防水防漏的工程,我也不認識做這個東西的……”

“先兒哥的表哥就是做這個的,正好啊!”

“是嗎?有時間介紹出來認識認識,吃頓飯。”

“好!”

就這樣,趙紅兵混了這麽多年,終於有了小弟,三個小弟,被逼無奈收的。

士為知己者死。士為知己者死中的“死”未必是悲劇,而是“士”的理想。知遇之恩,就是以死相報的。

二狗清楚,丁曉虎願為趙紅兵去死,只願意為趙紅兵一個人去死。

前幾天,二狗曾看到一句話:“崖山之後,已無中國”。崖山,是值得中國人牢記的一個地方,在這裏,中華第一次徹底的淪陷。陸秀夫困守崖山,無路可遁,懷抱南宋少帝跳海後,十萬南宋軍民跟隨陸秀夫壯烈蹈海泰然赴死,中華亡,亡於蒙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骨氣有節氣的中國人都已經跟隨宋帝蹈海了,剩下的,都是亡國奴。亡國奴的後代,不要妄談中華文明,更不要妄談道德與節氣。二狗不這樣認為。二狗認為:一個文明如果有持久的生命力,絕不會僅僅依靠DNA來延續和傳遞,而且DNA也無法完成延續和傳遞。楊康的兒子可以是楊過,宋遠橋的兒子可以是宋青書。宋亡不足百年以後有明,明亡二百多年後有中華民國。中華文明,總有那種讓人留戀且震人心魄的力量,綿綿不絕。“士”的精神更是中華文明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什麽是“士”?什麽是“士”的精神?

是田橫墓前自刎的五百條漢子。

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

是把大腿肉送給重耳的介子推。

還是把自己項上人頭當禮物的樊於期。

甚至是孟嘗君門下的雞鳴狗盜之徒。

“士”分很多類:謀士、辯士、勇士……雖然類別很多,但他們具備同一種高貴的品格:忠誠。忠誠於自己的主公,主公以國士待之,士即以國士報之。所以二狗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士”,最重要的並不是能力,而是品格。

中華文化數千年不亡,“士”和“士的精神”仍然在我們普通人的身邊。並非“士”都高居廟堂,更多的“士”就在市井之中。

在以後的十年裏,丁曉虎對趙紅兵,就充分詮釋了“士”的精髓。畢竟丁曉虎是個江湖中人,不像二狗一樣靠忽悠吃飯。如果當時把丁曉虎換成二狗,二狗一定跟趙紅兵拽上幾句,必須拽,必須的:

“弟,丁曉虎,塞外布衣。生於改革開放之盛世,卻放跡於草莽之中。”注意語句抑揚頓挫。

“虎本聰穎,文采斐然,洋文術數無所不通,初有志於學,欲考取功名以兼濟天下。然天不從人願,西元一九九三年,虎年方十五,忿師極盡偏袒之能事,乃輟學,入江湖。”悲慟些,再悲慟些,略帶懺悔,對,就是這樣。

“虎雖棄聖賢之書於學堂,束詩詞歌賦於高閣,但仍不敢忘《春秋》大義也!”慷慨激憤些。

“虎年十六,已名動江湖,懷七寸之利器、憑滿腔之熱血,快意恩仇,快哉!”目光炯炯憶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