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身價倍增(第2/2頁)

後來解放之後,被政府招安,兩家人都進了醴陵群力瓷器廠工作,因為他爺爺技術高超,甚至還專門被招進了一個專業科研小組,而這個小組就是專門給太祖生產制造生活用瓷的。

其實早以前群力瓷器廠給太祖生產的生活用瓷,也並不是特別的講究,因為那時候太祖身體還行,而且對生活用瓷也沒有什麽太特殊的需求。

一直到1974年那次,太祖年歲已高,所以群力瓷器廠那邊才會花那麽大的力氣,給太祖專門生產了一批精品生活用瓷,和觀賞瓷。

當時為了生產那批瓷器,可是花費了很大精力,甚至省裏還專門從僅存數噸的“洪江大球泥”裏批了一部分來生產這套瓷器。

這種瓷泥只有湘南獨有,而且存世量極少,當時只剩下區區數噸,而現在這“洪江大球泥”已經開采殆盡,當年作為戰略儲備留下的一批,更是被一些瓷器制造企業喊出了天價,價格更是比黃金還貴,現在這種瓷泥,在制瓷行業,可是有著泥黃金的美譽。

而且為了生產這批瓷器,為了保證瓷器無毒,不含鉛鉻等有毒金屬,還專門創造出了釉下五彩的特殊彩繪技法,以及新的燒造工藝工序,這才生產出了這批太祖瓷器。

後來的7501瓷器,就是以這批醴陵太祖瓷為原型,設計制造的,別說什麽白瓷要白如玉,梁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些特點,就連釉下五彩技術,也是從這裏模仿過去的。

不過聽說模仿的過程可不是很順利,因為使用的瓷泥不同,所以7501那批生產制造更加困難,尤其是使用釉下五彩技術來彩繪的時候,為了上紅色釉,可是費了牛勁了,不管用什麽顏料,反正都是燒了就裂,最後只能是摸索出一套新的燒造工序,這才解決了問題。

當時一共生產了大概兩萬多只這樣的太祖瓷,而相關單位,從這兩萬多只裏,一共挑走了四十多只精品,成本價才一塊三毛二,而現在這樣的太祖瓷,價格很可能要翻上成千上萬倍。

剩下的除了獎勵給參與生產和制造這批瓷器的相關人員,每人幾件之外,其余的已經全部銷毀了。

而眼前這套瓷器,就是當年這胡學風的爺爺,自己分得的一部分,外加上他用別的瓷器,和當時的同事置換之後,自己配成的一套。

在當年那最後一批醴陵太祖瓷已經絕唱的情況下,這一套醴陵太祖瓷,就顯得是格外的珍貴了。

胡學風把這套太祖瓷的來頭給金沐晨講解了一遍,不過一邊講,一邊居然眼眶也濕潤了起來。

原來他是自責自己沒本事,為了那麽一點錢,居然就把爺爺留下的傳家寶給賣掉了。

原來後來改開之後,群力瓷器廠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很快就被景德鎮這邊的私營瓷器廠給擠得沒飯吃了,當時迫得不已下崗了一批人,而他年紀大的父母就在其中之列。

這些年來他父母一直靠擺小攤做生意,才辛辛苦苦把他養大,但是前幾年父親又因為大病一場,掏空了家裏的老底,所以他這幾年大學才上的如此艱辛。

“哎!算了,你也別多想,我想你爺爺當年留下這套瓷器,不就是希望它將來有一天能夠給你們家救急的嗎?現在有了這筆錢,你也就不用那麽愁了,你完全可以先把父母安頓好,然後在輕裝上陣去美國,有了這筆錢打底,你在美國的日子,應該就不會那麽難過了。要知道那邊消費可不低,就算你有全額獎學金,可是想要能吃喝不愁,靜心學習,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搞不好還要出去打工,這可相當影響學習效率。”

金沐晨拍了拍胡學風的肩膀安慰他說道,胡學風也點了點頭,也是想開了,更何況他本來就對那家傳的制瓷手藝沒什麽興趣,要不然他也不會選擇去美國了。

“對了,你去美國那個學校?學什麽專業?”

金沐晨隨口問道,對於胡學風這人,他的印象倒還不錯,學霸,老實,挺質樸的一個孩子,雖然這家夥年紀可能比他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