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洗劫開始(第2/2頁)

其實整個西樓的二樓,又被叫做亞洲藝術展室,這裏又被細分成了大大小小五十多個展廳,幾乎占了整個博物館178個展廳的三分之一。

這個樓層裏出展的展品,可不光是中國和日本的東西,還包括很多印度,中東地區國家的古董。

金沐晨上了樓,直奔最中間的第78號展廳,哪裏可是放著好多幅,他早就看好的中國古畫呢。

進了展廳,裏面燈光很暗,但是在每幅畫作的下面,卻都還亮著一盞小台燈,那些中國歷代傑出畫家的畫作,就那麽被隔著玻璃板,掛在墻上。

最先讓金沐晨盯上的就是,那副最有名的唐朝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

閻立本這個名字,想必只要是懂得中國古董藝術的人,肯定都聽說過,他是唐朝的大畫家。

出身貴族,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孫,其父是石保縣公閻毗北周時為駙馬,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

光這出身就已經非常了不得了,而他本人在妙筆丹青方面,還有著非常了不起的才情。

唐太宗就很喜歡他,太宗還是秦王的時候,他就已經在秦王府擔任庫直職務了,而太宗貞觀時期,更是被提拔為主爵郎中、刑部侍郎。

到高宗顯慶元年,他從將左大將軍升遷為工部尚書,總章元年擢升為右相,封博陵縣男。

當時姜恪以戰功擢任左相,因而在觀眾百姓口中就流傳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的說法。

而在後世的歷史上,相比於閻立本的政治才華,其實更受人們尊敬和敬仰的則是他的繪畫成就。

他擅長畫人物、車馬、台閣,尤擅長於肖像畫與歷史人物畫,他的繪畫,線條剛勁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著,筆觸較顧愷之細致,人物神態刻畫細致,其作品倍受當世推重,被當時的文人墨客稱之為“神品”。

曾為唐太宗畫《秦府十八學士》、《淩煙閣功臣二十四人圖》,後還有《步輦圖》、《古帝王圖》、《職貢圖》、《蕭翼賺蘭亭圖》、《職貢圖》、《西域圖》、《外國圖》、《異園鬥寶圖》等等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

但是因為後世的戰亂,他的這些作品,基本都沒能流傳下來。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被確認為真品的閻立本的傳世之作,就是這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那副《歷代帝王圖》了。

而這幅畫,當初到底是怎麽被美國人用了什麽手段弄到這裏的,恐怕就連美國人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為了得到這幅畫,當初美國人肯定是用了很多見不得光的手段。

而現在這幅畫,已經成了波士頓美術館的絕對鎮館之寶之一,甚至就算和大樓東側二樓的那些西洋名畫相比,這幅畫的價值也是不遑多讓。

這幅畫如果能夠拿到國內,那絕對是S級的國寶,也就是所謂的國寶中的國寶。

因為這幅畫不光是畫技了得,更關鍵的是這幅畫上面的歷代帝王的造像,有了這些畫像,人們才可以對古代的那些青史留名的帝王,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這一畫卷共包含了十三個帝王的肖像:新帝王莽、後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劉備、吳主孫權、晉武帝司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這其中前六人距閻立本時代較遠,後七人則較近,陳叔寶及楊堅父子等人,閻立本都有可能親自見過,不過宇文邕雖是他的外祖父,因去世較早,恐未及見,但對他的了解可能是較真實具體的。

而且這畫可不光是集齊了十三位皇帝的畫像,還在每位帝王的旁邊,均留下了榜書,簡單的記錄了他們的生平功績,有的還記敘其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