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巔峰之夜(三)(第2/2頁)

只要有他楊安在,至少十年以內,《中國好聲音》都會在國內音樂綜藝節目中,是無可撼動的老大地位,優秀歌手能得到楊安寫歌的榮耀機會,誰不願意來參賽,碰碰運氣?

許多人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而是缺乏一個機會,這個世上,只有楊安手裏才抓著很多機會,他從來不怕節目收視率不高!

電視機前,好多觀眾們聽歌後都唏噓感慨,暗自垂淚。

深城高科技產業園,某個大型芯片加工廠,輪班休息的質檢主管躺在宿舍看電視,聽到《故鄉的雲》,一時間感慨萬千。

想起自己在深城打拼了十三年,辛辛苦苦從最低級的小工一直做到質檢主管,月薪兩萬,每個月還房貸車貸1萬5,身心疲憊,壓力巨大,工作辛苦,疾病纏身,他真覺得不值得。

還不如將房子賣了,拿幾百萬回到老家,修葺一棟小洋樓,包一個小山頭,養點魚蝦,種點糧食,和病弱在家的老父老母一起,過點鄉村田園生活。

他顫顫巍巍地拿起手機,給老家打了一個電話,疲倦地說道:“媽,我想回家……”

上滬某夜市一條街,一個中年司機從破面包車下來,從車廂裏搬了幾大捆衣服,用小拖車給訂貨的攤主們挨個送去,在路過一個有露天電視機的小攤前,他站立,正好聽到了《故鄉的雲》。

周圍議論紛紛,都在說這人唱的好,中年司機看著身邊的這筐衣服,一件衣服他只掙3塊錢,一天能送100件就謝天謝地了,他在上滬打拼了二十年,服裝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網店搶占了大部分的實體小店生意,價格越殺越低,上滬生活成本又高,自己和妻子過得很艱難。

中年司機送完最後一包貨,慢慢地向自己的面包車走去,看到還沒撕幹凈,昨天貼在擋風玻璃上的違停罰單,他眼中怨恨表情一閃而過,坐進車裏,他打開電風扇猛吹,點燃一支煙,思考了良久,然後給妻子打電話:“月華,做完今年,咱倆回老家吧,我想回家了……”

遠在大洋彼岸,唐人街裏一家老牌中餐館,48寸大屏幕的電視機正放著《中國好聲音》,現在是早上9點多,唐人街很多老熟客都在這裏吃早茶,聊天,看電視,老板也沒有為了翻台而著急趕客人走,好聲音巔峰之夜,大家都愛看這個節目,更喜歡李咹這個小夥子。

李咹被淘汰,中餐館裏一陣嘆息,可看到他返場唱歌,眾人又全都沉默起來。

我已是滿懷疲憊,眼裏是酸楚的淚,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這兩句,將中餐館裏大部分的中國顧客感動地熱淚盈眶。

許多海外華人喜歡李咹,是因為李咹寄托了自己的精神,如同年輕時的自己。

數千萬的海外華人,至少有90%都過的不好,仍然混在社會的中低層,很少有華人打入各地上流社會,大部分人都過的很一般。

生活如此艱難,大家都是湊合著活著,飄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飄了五十年沒有回國看一眼的老人們,思鄉的心情是一天比一天重。

落葉歸根,死也要葬在家鄉的土地中,這是人的本性。

中餐館裏唏噓的聲音不斷,好些人都拿出電話,或是用英文,或是用各地中文方言,給自己的親人,朋友打電話。

“老陳,我們在這家店吃早茶,也快有三十年了吧?”

“是呀,一晃都六十多了,聽到這首《故鄉的雲》,我突然想回去看一看。”

“唉,我在羊城海門還有幾個堂兄弟,也都六七十了,上個月有個堂兄不行了先走了,我都沒能回去看看……”

“人老了是容易思鄉啊!紐約再好,也不屬於我們,中國這些年發展不錯,我也應該帶著孩子們回去看看了。”

許多吃早茶的客人們都在感嘆閑聊著,就連中餐館收銀的老板娘也紅了眼眶。

老板娘能說滿口流利的英文,算賬從來不用筆或電腦,一百多張桌子她連加菜退菜甚至加上小費都能脫口報出來準確的總數,三個孩子都在社區的白人學校接受西式教育,思維和兩老碰撞,一家人總是鬧矛盾。

她早想丟下這個大攤子,任由子女在紐約這個花花世界裏撲騰,自己和老公回到潮汕老家,靠著大海養活自己,和家鄉的親戚們在一起,過著平淡寧靜的生活。

這首歌,讓老板娘的心又萌動起來。

無數人因為這首歌,愛上了李咹,動了心底最深處,從不敢輕易提起的那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