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半決賽對手(第2/3頁)

沒有想到的是,李小強和張志東說了“棋魂”的簡單構想後。張志東表情奇怪,態度比誰都要積極。多年以後,“中國版棋魂”終於面世。那個時候李小強才知道。原來後來的張夫人就在申影廠工作,張大記者就是這之後一段時間天天往人家那裏跑。最終抱得美人歸。理所當然,李小強逼張大記者敬了一杯謝媒酒。

這些都是閑話。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圍棋修行,還是馬上要進行的天元賽半決賽。

首屆天元賽半決賽采用三番棋,決賽也是三番棋。和後來的比賽稍有不同。首屆比賽雖然說是三番棋,不過如果前兩盤下成1比1,那麽第3盤的決戰采用快棋方式進行。

一行人到了申城後,在賽前的抽簽儀式上,李小強受到極大追捧。按照贊助商的設想,如果李小強能進決賽,決賽的對手還是聶旋風的話。那就一定有轟動性的效果。那舉辦比賽絕對是物超所值。

“好好下,爭取決賽和聶旋風會師。”

這一天中,這樣的李小強話聽到了無數次。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李小強只是笑笑,根本不開口說話。特別是半決賽對手出來,李小強幹脆連笑都不笑。

李小強半決賽的對手是馬小飛。

哪怕李小強再狂妄,他也不認為自己有機會進決賽。

這不是李小強沒志氣,這是李小強理性分析後做出的判斷。

在前世,李小強作為一名資深棋迷。當然對馬小飛有一定了解。不過現在既然做了“對手”,李小強認真想想,好像還發現了更多的東西。

中國圍棋從聶,馬,常,一直是一脈單傳。有趣的是三代領教人物都屬龍。因此,馬小飛被稱為中國圍棋的“中龍”。

馬小飛是個怎麽樣的人呢?

“中國首位圍棋世界冠軍,後來被李石佛壓制。棋風輕靈飄逸。為人特立獨行,持才傲物。”

以上幾點,好像是最大路貨的評價吧。只要是個圍棋迷,都有這樣的初步印象。不過李小強認為,要正確評價馬小飛,這點東西是不夠的。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發掘。

我們先慢慢來,我們先說馬小飛在國內棋壇的地位。馬小飛在國內棋壇和聶,常,古等等領軍人物比怎麽樣?國內棋壇的數據統計一直做得不好,讓評價起來有點模糊。

不過在後世,也有有心的網友做過統計。馬小飛一共拿過42個冠軍。第2名古大力拿了多少個呢?30個。聶,常他們就更少了。也有人說,古大力他們後來的競爭更激烈。嗯,好像有點道理。不過不要忘了,在馬小飛的時代,圍棋比賽沒有後世多吧。

所以說:

“馬小飛是國內圍棋曾經最具統治力的棋手。”

這句話應該算客觀吧。

再說國際棋壇。馬小飛在95年連奪“東洋證劵杯”和“富士通杯”兩個冠軍。這一年只有這兩個世界比賽。所以這一年是“馬小飛”年,毫無疑問,他可以把這一年劃歸到自己名下。不僅如此,這兩個冠軍含金量十足。

“東洋證劵杯”半決賽贏曹燕子,決賽贏聶旋風。“富士通杯”,一路贏加藤正夫,林海峰,趙治勛,小林光二四位日本超一流。

可以說,在這一年,日本的“六超”時代正式結束。雖然說六超算是自己慢慢老去,不過馬小飛作為“當事人”,他的江湖地位不用多說了吧。

再來說說他在圍棋上曾經達到過的最高水平。這個好像不好說,一般是公認他比李石佛要差一點點。這是肯定的,就是因為有李石佛這個參照物,才有一些比較。

比如說,巔峰時候的馬小飛,碰到巔峰時候的李石頭。會是怎麽樣呢。

當然大部分認為是李石頭強一點點。因為到了後世,圍棋技術進步了。這樣說好像有點道理。好吧,我們再假設一下,假如他們生在同一個時代,會是什麽樣呢?

李小強認為,馬小飛強一點點。

就用李石佛當參照物,假如李石佛100分。李石頭98分,那麽有資格說99分的,只有馬小飛!

當然有人會跳出來說,你李小強就是個“馬粉”,你愛怎麽說就怎麽說,你又沒有什麽證據。

是的,是沒有什麽證據,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具體比賽來找找證據。

96年,馬小飛碰到成熟起來的李石佛。在“東洋證劵杯”決賽中輸掉了,不過棋的內容……

“我知道李石佛的官子很強,我就是想在官子中擊敗他。”

這是馬小飛的原話。他也是這樣做的,很可惜,他輸掉了。特別是決賽的第3盤。他和李石佛的官子大戰,被稱為“教科書般”的官子爭奪。這是當時世界棋壇公認的。

大家知道,圍棋千變萬化,能被稱為“教科書般”的對局。100年來就兩盤,這是其中一盤,另外一盤,是幾十年前日本坂田榮男對木谷實的一盤名局。那盤坂田殺掉了木谷的一條大龍。那盤坂田的攻擊手法,也被稱為“教科書般”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