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最真實的自己(第2/2頁)

圍棋界出一個“十佳青年”,再出一位“十佳少年”。也算是好事成雙吧。

經過半天的折騰,李小強再次精神抖擻的走進了賽場。

是的,說“精神抖擻”一點都沒錯!李小強走進賽場的時候,其他東西他不敢說,求戰的欲望不會比前面任何一場比賽弱。

前面的比賽動力是“5連勝”,現在的動力,那就是“六超”!

李小強渴望和六超交手。當李小強突然發現六超就近在咫尺的時候,很快就迸發出強烈的鬥志。本場和山城宏九段的比賽,被李小強看成直面六超的資格賽。

李小強這一代棋迷,“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就是一個特殊的符號。很多棋迷打六超的棋譜,可能比打聶旋風的棋譜還要多很多。

當時中國只有聶旋風這一位能和六超比肩的棋手。日本的頭銜戰挑戰賽,基本都是六超在表演。日本的比賽本來就要比中國的多,而且對局者雙方往往都是最重量級的。像李小強這樣的“技術流”,可以說是“打著六超的棋譜長大的”。

除了這個,李小強還對另外一個問題很感興趣。那就是:“六超的棋力到底比李石佛差多少?”

對於這個問題,李小強的心目中有一個簡單的推斷。他認為六超比李石佛差一目左右。這個推斷中間有一個橋梁,那就是曹燕子。這個時候的曹燕子應該和六超的水平差不多。曹燕子經過他徒弟的錘煉,棋力在40歲以後居然來了個逆增長。用馬小飛的話說,曹燕子後來又漲了半目棋,漲了半目棋的曹燕子還是要比李石佛差半目。那麽就可以推斷,巔峰期的李石佛要比巔峰期的六超高1目左右。

這個推斷的其他步驟都合理,也和事實基本相符。唯獨有一條有人會質疑。那就是“現階段曹燕子和六超水平差不多”。

有很多人認為,拿應氏杯時候的曹燕子,他的水平應該比六超還是要差一點。

他們最重要的理由是,一直以來,日本棋手都不太重視國際比賽,和國際比賽相比,他們更重視國內的頭銜戰。

這種說法應該說也有一定的道理,最起碼有一些事實作為依據。

88年後,日本棋壇是小林光二和趙治勛的天下。他們好像把其他4人甩在身後,可是到了國際賽場,還真是其他幾人的成績更好。最有趣的是,小林光二剛剛交出國內的所有大頭銜,馬上就奪得了他的第1個,也是唯一一個世界冠軍。這些事實好像還真的論證了他們更看重國內比賽這種說法。

到底是不是這樣,李小強也搞不太清楚。與其胡亂推測,不如親自近距離觀察,這也是李小強渴望和六超交手的原因。

和巔峰時期的六超交交手!

坐在對局室內,李小強靜靜的等待對手的到來。

這個時候,李小強突然有了一種明悟。這場比賽,是自己準備得最差的比賽。這場比賽,同時也是自己心態最好的比賽。

半天的時間,當然沒有辦法準備什麽東西。

沒有了成績的壓力,比賽中就不會患得患失。同時又有戰鬥的欲望。這當然算是最好的比賽狀態。

“一個最差,一個最好,這才能體現自己最真實的水平吧。等待自己的是什麽呢?”

李小強靜靜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