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殺人於無形(第2/2頁)

一直到中午休息的時候,李小強都沒有落子。中午休息期間,李小強還在想這個問題。必須承認,李小強的分析能力不錯。他很快就想通了問題所在。想通之後,李小強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靠,這兩場比賽還真像是考試啊。上盤比賽我就像一直在做問答題,這次呢?你改出選擇題給我做了……”

沒錯,李小強真的好像是在做選擇題。而出題目的老師,就是山城宏先生。不得不說,山城宏先生很高明。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在棋盤上出選擇題,可以說是日本圍棋的精髓之一!

說到圍棋上的選擇題,就不能不提到日本圍棋發明的一個圍棋術語:

“見合。”

大家在下圍棋的時候,其實每一步棋,都想找到價值最大的那一步棋。這和水平高低無關。隨便一位業余圍棋愛好者,他下每一步棋的時候,那肯定是他當時認為的“最佳選擇”。他才會怎麽下。這個應該是一般規律。

其實在圍棋中,並不是每一步棋都有“最佳選擇”的。完全可能有2種或者2種以上的選擇是差不多的。這個“差不多”,是指他們的價值差不多,好壞差不多。

棋盤上如果出現了兩步價值差不多的棋,一般來說是一人一個。這就是“見合”。

碰到“見合”的棋,那麽最高明的做法,就不用先去走它。哪怕這兩步棋的價值最大也不要去搶著下。寧願選擇第3大的棋下,反正那兩步是一人一個。

這就是圍棋中的“見合”理論。

在天元賽上,李小強贏劉大錘的那盤棋。在最後關頭如果劉大錘注意到“見合”理論,那盤棋他就贏了。在收官的時候,正常按價值最大的順序守是沒有錯。可惜他碰到了“見合”的棋,被李小強先手搶走了第3大的棋。結果被李小強逆轉了。

“見合”的理論理解起來並不難,但是要在實戰中運用起來就很難。高手如果運用得好,就非常有隱蔽性,讓下手不知不覺中就落下風。

和山城宏先生相比,李小強就是下手。他上午就差點上套,或者說,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風。

山城宏在下棋的時候,有意留下了一些“見合”的棋讓李小強選擇。這些棋往往是明顯的好點。讓李小強感覺自己“非常有棋下”。和大平先生對局時不同,他的題目頭緒太多,李小強需到理出頭緒後才能選擇一個選點。

今天不一樣,山城宏提供幾個選點讓李小強選擇。李小強只有在幾個答案中選擇一個就行。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很高明。有些棋雖然是“見合”,多多少少總是有差異的。其中的差異,水平越高越能覺察。

按照李小強現在的水平,“選擇題”並不是每題都能做對了。

更重要的是,因為一直有現成的答案供李小強選擇。李小強在不知不覺中也沒有自己的構思了。慢慢就會跟著對方的節奏走。

“您這算不算是殺人於無形呢?”

李小強在思考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