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堅棋手(第2/3頁)

也只有自己,傻乎乎的選擇了一條未知的道路。雖然也可以作弊……不過李小強心裏很清楚。自己的作弊,在現階段可能還有點效果。越往後面,效果就越不明顯。如果碰到六超那個級別的高手,自己的那點小手段就會顯得蒼白無力。

偏偏李小強的心還很大,他選擇了圍棋,肯定是不甘心僅僅是當一名“中堅棋手”的。李小強認為,按照六超的水平,如果到了後世,那也就是“中堅棋手”的水平。到底是不是李小強不管,反正他就是這樣認為。

“六超也就是中堅棋手的水平!”

所以說李小強的心大。他這個想法當然更不能夠透露出來,六超是中堅棋手,那麽聶旋風算不算是中堅棋手?

心大沒有關系,關鍵是你要有超越這個年代的本事。李小強能做到嗎?他當然想做到。不過必須承認,他的心裏沒底。李小強冷靜的分析,自己有優勢,也有劣勢,想要超越這個時代,就必須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必須走一條真正的“不同尋常路”。

不留京城回老家?這好像真的算是一條不同尋常路。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李小強沒有那樣膚淺。他不想這個時候留在京城的真正原因是……說得不好聽一點,他怕自己的修行受到其他高手的幹擾,怕自己接收到很多的錯誤信息和理論。

“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圍棋高手,必須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這句話有道理嗎?當然很有道理!不過說起來誰都會說,真正要做到就很難。非常難!中日圍棋界這點就做得不算很好。

中國圍棋界有一個“你牛,你牛!”事件好像很有名吧。那應該是新世紀以後了。在圍甲比賽中,年輕的陳耀燁碰到聶旋風。那盤棋聶旋風贏了。棋下完後當然是要復盤。實話實說,復盤的時候聶旋風肯定是好意。他肯定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告訴年輕棋手。想糾正一下年輕棋手的“錯誤”。

不過在復盤過程中呢?陳耀燁這孩子好像有點不太懂事,他還在順著自己的思路走。還是在糾纏“如果自己怎麽怎麽樣下,那麽棋局就會如何如何。”

這樣一來,好像是不是有點牛頭不對馬嘴。聶旋風覺得陳耀燁冒犯了自己,覺得自己的好心當成驢肝肺了。於是就留下了一句“你牛,你牛”後揚長而去。

平心而論,這個故事裏如果說誰有錯。應該是聶旋風錯得多一點點。小陳當時的態度怎麽樣先不去說他,作為一名圍棋前輩。對於小陳在棋盤上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他沒有鼓勵,他沒有表揚。這就很不應該。

拋開誰對誰錯的問題,大家第1次聽到這個故事以後。往深處想一想,會不會覺得陳耀燁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這是理所當然的,在圍棋中,比天賦更重要的是堅持!

堅持自己的理念,堅信自己的修行道路,然後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和這個故事相比,另外一個故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就算知道也沒有多想。

韓國的李石頭和崔毒是同門師兄弟。他們都出身於韓國的“權甲龍道場”,這是韓國最大的一個圍棋道場,在那學棋的人很多。

他們兩位成名後,有人去采訪權甲龍先生,權甲龍先生也算是那兩位高手的老師吧。大家無非是想探尋一下他們兩位的成長道路。

兩位也算是圍棋界的“成功人士”吧,探尋一下“成功之路”。這是很多人的正常思維。權甲龍先生知道大家的想法,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了。他說:

“在學習圍棋的過程中,李石頭是‘哄’大的,崔毒呢,是‘罵’大的。”

這句話一時半會還真不好理解。如果大家了解李石頭和崔毒的性格,就很好理解了。

李石頭一直顯得有點孤僻,而且他小時候家境也不算好。用我們的話說,他就是個鄉下孩子,跑大城市,跑到他們的首都學棋去了。李石頭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圍棋才能。說實話,他的圍棋才能確實是“太非凡”了一點。都有點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識。

自然而然,就有很多人看不上他那麽的棋。李石頭也不管那麽多,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來。他剛去道場的時候,實力肯定不算最強。肯定也輸了很多棋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學棋的時候,周圍都是半大孩子,他肯定是受到了很多嘲笑。

這個時候,他的老師就顯現出了他的高明。說實話,權甲龍先生也不一定能夠理解李石頭的棋。不過他沒有去想過糾正什麽,他只是鼓勵李石頭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

這就是“哄大”的李石頭。權甲龍先生哄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圍棋天才。

崔毒呢?必須承認,他的圍棋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當然,他的風格不像李石頭那麽奪人眼球。另外一個,別看他的外號叫毒蛇,其實他就是個乖寶寶。如果他出生在中國,沒準就是常韌聖一般的人物。可能他的成就會比常韌聖差一截,因為他的圍棋天賦好像沒有常韌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