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三“碰”定勝負(第2/4頁)

在日本棋壇,依田基紀基本上是屬於“過渡”的一代。在六超稱霸的年代,基本就沒有依田什麽事,他就是一位“打醬油”的角色。等六超慢慢老去,他在和小林覺先生,王立誠先生等人的競爭中也毫無優勢。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統治力。再經過短暫幾年後,日本棋壇已經成了“平成四天王”的天下。

李小強在準備這場比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被依田的“威名”嚇到。他知道,依田的成熟期,應該在8到9年以後。在第3屆“應氏杯”和第1屆“三星杯”中,依田同時打入了這兩個比賽的決賽。這兩個比賽他的對手都是韓國的劉昌赫。他們兩位在當時展開了號稱“80萬美元的大爭奪”。在98年“金融風暴”以前,韓國的貨幣還沒有貶值,“三星杯”的獎金還是很高的。結果一人贏了一個比賽。瓜分了80萬美元獎金。那個時候,算是依田的巔峰期。

而現在的依田,明顯還處於成長階段。這也符合日本棋手的特點。李小強一直有點奇怪,這樣一位“成長期”的日本棋手。怎麽能夠在擂台賽上6連勝,並且一度成為“李石佛克星”。

這盤棋接下來的進行,李小強好像隱隱知道了一點答案。

從那步“碰”引發的攻防戰,依田並沒有表現出高人一籌的水準。李小強甚至認為,在這個接觸戰中,自己好像又得分了。李小強拼命的往依田的大空裏鉆,依田好像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阻擋。

李小強心裏也清楚,當自己破掉的目數大於“進場費”以後。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自己就可以收兵。白棋“鉆”得很高興,“鉆”得很嗨,眼看就要達到目的的時候。李小強下了一步隨手棋,他想繼續“先手便宜”一下。就是這樣一步隨手棋,被依田抓住了。他開始反擊!

他的反擊招法一出手,李小強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於是他開始長考。

應該說李小強那步也不算是什麽隨手棋。他只是想先手便宜一下。他下了一步“刺”。

在黑棋中央的一個“單關跳”中。李小強去“刺”了一下。或者說“窺”了一下。

這樣的“先手便宜”在圍棋中太常見了。無論是在職業比賽還是在業余棋局中。這樣的“刺”每天都在發生,是完完全全的大路貨。

這樣的“刺”說是說“先手便宜”,其實“便宜”得非常有限。在很多的棋局中,有沒有便宜都說不清楚。“便宜”不一定有,不過“先手”好像是肯定的。對於這樣的“刺”,黑棋如果不應的話。將來被白棋“穿過”,那麽黑棋將形成圍棋中傳說中的“裂型”。

在下圍棋的時候,“裂型”是一定要避免的。有很多人認為,“裂型”甚至比“死棋”更難以接受。的確,出現裂型的話,棋型肯定支離破碎,子效也肯定非常低下。例如這樣的形狀,如果被人家“穿過”的話,同樣都是兩個子。那麽這兩個子的子效,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語。

李小強這是認為這步棋是“絕對先手”,所以就去“刺”了一下。很可惜,他有點想當然了,有點一廂情願了。當對手開始反擊的時候。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黑棋沒有理這步“刺”。依田下了一步“鎮頭”,搶先攻擊白棋剛才形成的一條大龍。

不要怪李小強沒有注意到自己大龍的死活。事實上這條大龍很安全。哪怕黑棋搶先出手,白棋的大龍也很容易就連回家。事實上,就是因為有這個“後門”。所以李小強才有點放松。

依田當然也知道這個“後門”,不過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就希望白棋的大龍連回家。而李小強的長考,其實就是不想把自己的大龍連回家。

這是不是有點奇怪呢?不,一點都不奇怪,在下圍棋的時候,這樣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這個“後門”其實一開始就存在,對局雙方也是心知肚明。不過在前面都沒有人在這個地方下棋。李小強不會去連接,依田也沒有去阻斷。這是因為,這個地方就是一片“鹽堿地”,無論誰下棋,在這個地方都沒有目數。

在“做眼”的時候,子效就已經很低了,那麽“連接”呢?它的效率連“做眼”都不如。做眼的話最起碼還有一兩目棋,那麽“連接”,可能連1目棋都沒有。

對於沒有“目”的棋,肯定是沒有人願意下的。反過頭來,逼對手下這樣的棋。才是真正的高明。

李小強剛才在“鉆”的過程中,當然要注意自己大龍的死活。為了不用“連接”回家。肯定是希望在“鉆”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做出兩個眼來。而依田也不敢輕易來破眼。因為一般來說,“破眼”的棋,單純從目數的角度來看。肯定也只是單官,沒有什麽效率。

事實上白棋的這條大龍已經有了一個鐵眼。李小強也計算過,如何黑棋阻斷自己歸路的話,自己在“鉆”的過程中,要做出第2個眼一點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