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05章(第4/6頁)

在前者發揮正常的情況下,後者也是有可能“完勝”前者的。當然,這是需要前提。這個前提有兩個:第1,需要後者也發揮高水平,第2,僅僅發揮高水平可能還不夠,可能後者還需要妙手……

通過這樣的分析,大家認為自己的理由找到了。很顯然,李小強屬於後面這種情況。只有這樣分析,好像才符合大家的常識。

盡管如此,大家對李小強表現出來的水平依然是大加贊賞。不管是在中國圍棋界還是在日本圍棋界。認為在他這樣的年齡段,能夠達到如此之高的水平,依然是“現象級”的,大家一致公認,一位罕見的大天才,正在世界棋壇上冉冉升起。

“哈哈哈,小強你知道嗎?日本人又給你取新外號了。你還別說,日本人這次取的外號還真符合你的形象……嗯,用你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外號夠拉風的……沒錯,我應該沒有記錯,就是‘拉風’這個詞……”

比賽後的第3天,張志東興致勃勃的找到李小強,手裏拿來一沓報紙和資料。很顯然,這是和李小強有關的報道和評價。在李小強的比賽結束後,特別是李小強贏棋後,張志東喜歡收集各種報道。當然,他已經習慣在這個時候來找李小強。

在張大記者看來,他其實更喜歡聽的是李小強的“反評價”。要知道,李小強這人雖然沉默寡言,不過偶爾也會冒出那麽一兩句的。偶爾冒出的那一兩句,往往就能夠讓張志東“眼前一亮”。

張大記者甚至覺得,跟李小強混了這麽久以後,自己的“業務水平”其實已經有了很大提高……

李小強簡單翻了翻那些報道,看到一篇日本山田首席記者寫的文章。

“棋盤上的巫師”!

看到這樣的外號,李小強不禁啞然失笑。在我們東方世界,這樣的外號顯然不算一個好詞。考慮到這是日本人的提法,站在“敵人”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外號顯然也說得過去。

在世界競技體育的範疇,也有幾個叫“巫師”的,例如在台球界就有一個著名的“巫師”。“棋盤上的巫師”?這樣的叫法雖然有點非主流,不過聽上去還是很厲害的樣子。李小強能夠接受。無論如何,這至少要比“僵屍流”更好聽吧。

“小強,對於外界的普遍看法,你自己是怎樣認為的?嘿嘿,我怎麽感覺,日本人還是輸得有點不服氣啊……”

“呵呵,他們不是輸得不服氣,他們是不知道反思,一直以來,他們的自我感覺都太良好了。大家都知道,只要自我感覺太良好,一般都不會去反思的……”

李小強知道張志東的意思。日本圍棋界對於自己的勝利,給出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解釋。他們的意思很明顯:

是的,我承認這兩盤棋你李小強都是“完勝”,你李小強的水平確實已經很高了,你就是“棋盤上的巫師”,常常能夠下出妙手,下出出人意料的好棋。但是……

這個“但是”,他們就沒有說下去了,雖然沒有說下去,後面的意思大家還是都知道的。圍棋中的妙手,基本上就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妙手偶得嘛。你李小強,可以指望每盤棋都能夠下出妙手嗎?

這個應該就是後面的“但是”吧。這樣的“但是”,李小強知道,張志東也知道,張志東看到了日本圍棋的不服氣,而李小強呢,他看到日本圍棋沒有反思。

在這個時候,還是沒有人認為日本圍棋的理念有問題,一個都沒有!

說實話,李小強還是希望日本棋界反思的。哪怕就是為了以後的世界棋壇熱鬧一點,李小強也希望日本圍棋界提前反思。

很顯然,李小強只是希望,對於這樣的問題,他既不能說什麽,也不能做什麽。更無力改變什麽。想要改變人家長期形成的理念,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小強只是希望,由於自己的出現,能夠對中國圍棋有所幫助,能夠讓中國圍棋少走一段彎路。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李小強也就心滿意足了。李小強心裏清楚,哪怕想做到這一點,自己也還沒有這樣的本事。

在圍棋的世界了,你想擁有影響力,你的話有人聽,你就必須擁有相匹配的實力。不僅在圍棋世界,其實在各個領域都是這樣。想擁有話語權的話,就必須擁有相匹配的實力。

“某某某開始講話,整個世界都要聆聽……”

人家為什麽要聽你講話?不就是因為你有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