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凡關無惡手(第2/3頁)

俞彬沒有馬上開口,他在棋盤上研究了一段時間後。他搖頭苦笑,他嘴裏嘟嘟囔囔:

“我早就說了,永遠都不要去猜他的下一步棋。我其實也很想說他這步棋很業余。不過我仔細研究一下後,我隱隱知道了他的想法……哎,這步棋到底業不業余呢?我也說不清楚,今天日本棋院有很多大高手在觀戰,走吧,我們去問問他們的看法。”

在日方研究室,同樣有很多棋手在熱烈的討論李小強這手棋。在棋盤上拆棋的,以依田基紀和結城聰等年輕棋手為主。坂田榮男和藤澤秀行像兩尊大神一樣坐在位置上,沒有開口說話,眼睛似閉非閉。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在研究室內,林海峰先生同樣在裏面,他同樣沒有說話,靜靜的看著一幫日本年輕棋手在那裏展開熱烈的研究。

只要有李小強的比賽,藤澤秀行這位堅定“小強粉”是肯定會到場的。坂田先生念叨了幾次“不虛此行”後,也有向“小強粉”轉變的趨勢。林海峰先生出現在這也很正常,只要自己沒有什麽事,有中國棋手到日本比賽。林先生一般都會露面。在日本年輕棋手心目中,再也沒有人敢輕視李小強。隱隱約約中,他們已經把李小強視為強勁的對手。日本年輕棋手其實也是很用功的。有這種集體研究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錯過。

三位前輩好像是特意讓年輕棋手自己研究,都沒有開口說話。他們在靜靜等待年輕棋手的結論。當俞彬和張志東到來以後,俞彬也加入了研究。

良久,年輕棋手的結論出來了,依田基紀代表年輕棋手詢問前輩:

“先生,他這樣做值得嗎?”

是的,他們的研究結論很簡單,就是問“值得嗎”。這個畢竟是布局階段,各種各樣的選擇沒有什麽好壞之分。李小強的那步“跨”,只是將局面導向了另外一種格局。只要不是漏算,就不能說這步棋是壞棋。但是,這步棋是好棋嗎?特別是和那步從從容容的“凡關無惡手”想比。

它值得嗎?

藤澤秀行幽幽開口,他嘆了一口棋:

“哎,依田君,如果你們還在討論值得不值得的問題,你們會被這個孩子甩開很遠。他這步棋的思想,他這步棋的意圖,你們真的了解嗎?在這種平凡的局面中,能夠下出如此銳意進取的一步棋,你們居然問值不值得。”

坂田先生也開口道:

“後面將是未知領域,不過和那步‘單關跳’相比,這應該是一步好棋。依田君,你們要好好領會啊。這步棋的招法雖然看上去很業余,不過它的內涵,卻一點都不業余。”

看到一幫年輕人面面相覷,厚道人林海峰先生忍不住提醒他們:

“這步棋看上去很無理,看上去很業余。不過它的本質,是在追求效率。最高的效率。你們從這個角度去想,就可以理解這步棋的內涵了。後面的變化雖然很復雜,這步棋最後的效果也不一定就比那步單關跳更好。只不過,追求每一步棋的最佳效率,不就是我們職業棋手孜孜以求的嗎?”

是的,李小強就是在追求效率!

當李小強選擇用“星位內側掛”。用“打散”的思路來對抗黑棋的“高中國流”。要“打散”人家的陣勢當然很容易。不過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面作戰。白棋自己也無法形成“好形”。無論如何,“立二拆二”的棋形肯定是不算“好形”的。最起碼這樣的棋形效率不高是肯定的。

要判斷某種棋形效率高不高,一般看兩方面,第1,是不是“活形”,第2,圍空效率怎麽樣。“立二拆二”就屬於那種中不溜秋的棋形。肯定不能說它是“死形”不過它肯定沒有活透,只要沒有活透,就有受到攻擊的可能。至於圍空效率,那提都不用提。根本就圍不了幾目空。

“打散”的最原始含義,其實就是“破空”。具體到這盤棋中,就相當於白棋用“立二拆二”破了黑棋不少空。當然,要破人家的空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自己這塊棋還沒有活透”。

如果這樣來理解圍棋的攻防其實就很好理解了。下圍棋其實就是在不斷討價還價的過程。對於黑棋來說,自己的空被破了,那肯定需要在其他的地方補償回來。首先,黑棋肯定不能讓白棋輕易活透,如果人家活透了,那麽自己的空就白破的。羽根先生就是這樣做的,為了不讓白棋活透,他選擇了繼續“搜根”。白棋無法就地做活,那就只好向中央出頭。當然,其實說“逃跑”應該更準確一點。

對於這樣的攻防戰,要怎麽判斷其中的好壞呢?其實很簡單,在這樣的局面下,當白棋的“立二拆二”徹底活透以前,能夠把實空補償回來。就可以算黑棋好。反過來,就算的白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