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從對攻到對殺(第2/3頁)

不過無論黑棋建立什麽構思,一場激戰都是難免的。羽根先生的選擇沒有出乎李小強的預料。在簡單的站穩腳跟以後,他選擇了激烈的對攻,選擇了以暴制暴。這也是很正常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在自己握有主動權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選擇退讓。

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裏,棋盤上的棋子從40手變成了100多手。棋盤上的戰爭不僅沒有停止,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這場戰爭的起因,是李小強為了節省“一手棋”。棋下到這個時候,他依然還是沒有做到“節省一手棋”,同樣,羽根先生也沒有辦法“節省一手棋”。既然誰也無法搶到那“一手棋”。那自然戰爭就不會停止。

這個過程,是雙方相互展示攻防技巧的過程。是相互破壞對方構思的過程。一時間,兩人鬥得勢均力敵。正是因為勢均力敵,所以雙方都停不下來。好比李小強一個構思,認為自己可以達到“賺一手棋”的目的。當這個構思被對手識破後,他肯定不會答應,他肯定又要挑起新的戰爭。反過來也是一樣。這樣的短兵相接就是這樣,只要雙方“談不攏”,戰爭就只能繼續。

兩個人在這盤棋表現出來的戰鬥水平算不算高不知道,不過精彩肯定是很精彩的。各種攻防手筋層出不窮。讓研究室觀戰的棋手看得大呼過癮。張志東這樣的業余棋手就不用說了,就連一幫職業棋手,也看得津津有味。因為棋盤上的頭緒很多,每一條道路並不一定有很明顯的好壞之分。所以研究室的棋手幹脆也不研究了,只是看兩人在那表演。

下午3點種左右,藤澤秀行又開始表揚李小強:

“嘖嘖,這個孩子的進步速度真是讓人驚訝。對於這樣的戰鬥,他居然也能夠表現的那麽出色……”

對於他老先生的話,很多人選擇了直接無視。對於藤澤秀行這樣的“小強粉”來說,他就是把李小強誇成一朵花也沒有人奇怪。在很多人看來,對於這些實打實的具體招法,本來就是李小強的強項。根本就看不出他有什麽進步。李小強最大的不足,是在很多圍棋中“虛”的地方不足。例如在“大局”上的判斷,對“厚味”的判斷等等。

在場有很多人認為,藤澤秀行明顯就是在毫無原則的亂表揚。張志東忍不住問道:“先生,李小強的進步到底體現在什麽地方呢?”

沒有等藤澤秀行開口,一旁的林海峰先生笑著解釋說:

“呵呵,沒錯,這個孩子確實進步了。對於這樣的中盤戰鬥,算路和具體手段當然很重要。不過最重要的,是各種各樣的判斷,各種各樣的取舍。這些東西,其實是圍棋中很虛的東西。從小強最近的幾盤棋來看,表面上好像他都是以力量獲勝。其實不是的,能夠支承他發揮自己的力量,其實是他在其他方面的提高。在境界上的提高!”

張志東還想開口,林先生繼續說道。

“我一直非常關注小強這孩子,從他進入大家的視線我就在關注他。你可以仔細想想,他在對局的時候,其實最怕碰到什麽人呢?”

張志東認真的想了一下,發現李小強還真的不算“力量大”。他的力量不僅不大,當他碰到“力量型”棋手的時候,李小強的勝率其實最低。

李小強剛剛出道,碰到陳超越這個“力量型”,被人家讓兩子輸了。碰日本的“怪腕”大平修三先生,是依靠中國規則贏得。而且整盤棋都是在苦戰。碰中國的劉大錘,贏人家是依靠“茅坑流”,輸的時候是完敗……

“哈哈哈,原來他只是一個好戰分子,並不是說他力量很大。”

張志東仔細回憶了一下以後,發現還真是這樣。在這一刻,他好像發現了李小強的一個秘密,於是他開心的笑了起來。他繼續想了一下以後,又發現好像不是那麽回事:

“林先生,不過小強的算路……”

“他的算路很強,不僅強,而且還很少出錯,這是很難得的。不過對一些虛的地方認識不足的話,他根本就找不到發力點,甚至發錯力。只有對一些判斷和取舍的認識提高了,再配合他的算路,才算是真正‘力量大’。比如這一盤棋當中,有各種各樣的頭緒,有很多條道路可以走,具體的算路很實在,我相信,無論沿哪一條道路走下去,他的算路都不會有問題。他現在能夠維持均勢,並不是因為他的算路強,而是他選擇的道路沒有問題。對每條道路的判斷和取舍,就是他真正提高的地方。”

張志東本來好想繼續剛才的話題。不過已經不能繼續下去了。

下午4點,最新一張棋譜傳到觀戰室。整個棋局已經進行了130多手。由李小強那步“跨斷”引發的戰爭,終於慢慢的走到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