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可阻擋(第2/3頁)

李小強現在下的是一種“強盜圍棋”,是一種“把100塊錢都搶到手”的圍棋。並不是說這種圍棋就比“分51塊錢”的圍棋更好。李小強只是認為,“分51塊錢”的圍棋其實難度更大,更高深。現階段的自己是沒有資格這樣做的。

沒有多少棋手有資格這樣做!

李石佛碰到崔毒的時候,照樣被人家那種“毒蛇下法”纏得脫不開身,沒有辦法從從容容的下自己的“控制圍棋”。崔毒之所以能夠成為真正的“李石佛”克星,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連李石佛都有“控制不了”的時候,更何況這個年代的其他棋手。

這就是李小強現階段贏棋的秘密,真正的秘密!承認對圍棋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對圍棋保持一顆虔誠和敬畏的心理。在圍棋的未知領域多進行探討。這樣才能推動圍棋的發展。

人類清醒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在20年以後。李小強之所以敢一頭紮進職業圍棋圈,就是指望這20年的見識能夠彌補自己天賦上的不足。如此而已。

日本圍棋界的“大討論”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那就是:

誰來阻擋李小強的前進步伐!

李小強取得三連勝以後,這個問題好像變得越來越現實了。實事求是的說,和前3屆擂台賽的陣容相比,日方第4界擂台賽的陣容應該是最弱的。日方下一位出場的棋手是白石裕九段。說實話,李小強對這位棋手一點印象都沒有。

白石九段在日本圍棋界也沒有什麽名氣,好像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他唯一一次在國際賽場中露面,就是在剛剛結束的“富士通杯”中露過面。在真實的歷史中,他是唯一一位曾經入選日方擂台賽陣容,而沒有下過比賽的棋手。

在真實的歷史中,第4屆擂台賽被羽根九段終結了。

很顯然,面對狀態正佳,氣勢正旺的李小強。日本圍棋界好像也沒有指望白石九段能夠阻擊李小強的連勝勢頭。擂台賽這樣的賽制就是這樣,如果讓一位棋手下瘋了的話,他的水平好像就可以憑空高上2段。

李小強就處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中。在接下來的第4盤比賽中。李小強好像沒有花什麽力氣就把比賽贏了下來。並不是說這盤棋李小強發揮得有多好。只能說他“放得很開”。反觀他的對手,估計是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整個技術動作完全變形。完全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讓李小強輕松獲勝。

不知不覺中,李小強在擂台賽上獲得了4連勝!

“難道真的需要超一流棋手才能夠阻擋李小強嗎?為了日本圍棋的尊嚴,無論如何都拜托大平先生和山城君了。”

第4盤比賽結束後,有日本媒體發出了這樣的驚呼。要知道,本屆擂台賽每方只有7個人。有了前3屆的“前車之鑒”,整個比賽進行到現在這個時候,對擂台賽的前景,日本圍棋界彌漫著一種悲觀情緒。現在已經不是考慮勝利的問題,而是需要考慮“尊嚴”的時候了。

當然這一切和李小強無關。第4場比賽結束後,李小強正在“做客”。受林海峰先生邀請,中國代表團拜訪了“林海峰研究會”。

和“秀行軍團”一樣,“林海峰研究會”也是棋手自發組織的研究會。由於林先生的身份,這個研究會當然有很多台灣旅日棋手參加。在這個研究會裏,李小強看到了王立誠先生和王銘琬先生等很多台灣棋手。不管怎麽說,在異國看見自己的同胞總是有點親切的。只要存在親切感,就會少去很多的客套。一幫棋手在那熱烈的交流著。倒也算是其樂融融。

王立誠先生和王銘琬先生後來都拿過日本的“大三冠”。特別是王立誠先生,更是拿過世界冠軍和日本的“棋聖”。他們算是日本圍棋“後六超時代”的代表人物。

“哈哈哈,這位就是‘13歲的國手’嗎?嘖嘖,了不起,真了不起啊……”

來“研究會”會的當然都是棋手,這個時候,林海峰先生領著一位非棋手身份的人走了進來,這個人雖然不是棋手,不過他在圍棋界很有名。也算一個“圍棋人”。看見這個人走進來,羅教練熱情的和他打招呼:

“呵呵,真沒有想到,這次來日本能夠碰到應先生。怎麽樣,吳先生答應了嗎?”

進來的是應昌期應老先生。“應氏杯”的創辦者,“應氏圍棋規則”的制定人。他現在應該還在為首屆“應氏杯”的舉辦而奔波。聽羅教練的話,他來日本好像是找吳清源先生有什麽事。李小強估計,可能是邀請吳清源先生擔任“應氏杯”的裁判長。李小強知道,一直到新世紀,吳先生都是“應氏杯”的裁判長。哪怕吳先生90多高齡了,這個裁判長也沒有換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