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人人都怕李小強(第2/3頁)

研究室內,張志東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在那評頭論足。在他看來,這種棋完全就不是劉大錘的棋風。雖然從整體上來說“白棋作戰不利”,劉大錘不僅“力量大”,他同樣是個好戰分子。可以在“平穩”和“作戰”做選擇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會選擇作戰。像這盤棋這樣小心翼翼的“避戰”,在他的對局中很少看到。

“呵呵,這頭蠻牛回避作戰是有原因的。甚至可以說,白棋的選擇很聰明。哎,真是搞不懂,過了年以後,這頭蠻牛怎麽突然變得聰明起來了呢。想不通啊想不通……”

馬小飛同樣在那搖頭晃腦,同樣在那評頭論足。只要他開口,他肯定不會忘記順帶“損”劉大錘兩句。

“什麽原因,就因為作戰不利,所以他就回避作戰?這不太可能吧,大錘號稱‘亂戰之雄’,這是隨便亂叫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和他對局的時候,大家都選擇這樣的下法,那他的力量豈不是沒有發揮的地方。”

“呵呵,棋盤上的道理是一個原因,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要從小強的棋風特點說起。這頭蠻牛選擇這樣的下法,可以說是專門針對小強的棋風。所以我說他的選擇很聰明。”

這下張大記者來了興趣:

“哦?你說說看,你們這些國家隊的成員是怎樣看待小強的棋?他的棋風特點又是什麽?”

“小強現在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一般人想要贏他一盤棋已經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只不過,他現在還處在一個成長階段。在大家看來,他的特點鮮明,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他的缺點就不說了,大錘這樣選擇,其實就是想克制他優點的發揮。”

“小強的優點是什麽呢?”

“你以前不是說小強是‘撿漏王’嗎?呵呵,他最大的優點,其實就是撿漏。”

“這……這,哈哈,你這是表揚他厲害,還是在批評他功力不夠,贏棋靠撿漏,這怎麽聽都不像是好話呀。”

馬小飛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他認真的對張志東說道:

“我這當然是表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其實和大家一樣,認為他有些棋贏得很僥幸。後來他這樣的棋贏多了,我們才覺得這是一種必然結果。我們發現,如果具體分析的話,小強的棋有一種特質,一種超乎尋常的特質。他對‘棋型’的認識有異於常人。我甚至認為,他對‘棋型’的敏感程度,超過了大家的想象。他對‘棋型’好壞的認識,甚至超過了我們大多數人。那真是一種卓絕的圍棋天賦。”

“呵呵,你說得不會是太誇張了吧,日本的‘美學棋士’大竹先生就曾經批評過小強的棋,你現在反過來說小強對棋型的認識很深刻?這……這是什麽情況?國家隊的成員都是這樣認為的嗎?”

“呵呵,我先問你,在你心目中,什麽是好的‘棋型’,什麽又是壞的‘棋型’呢?判斷‘棋型’好壞的標準又是什麽呢?”

“這,這……”

張大記者其實有一肚子的話,可是他說不出來。在這個年代,“棋型”是圍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被日本圍棋理論拔高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步。日本圍棋也總結出了各種各樣“好的棋型”,每一個學圍棋的人,對“棋型”都有自己的認識。張大記者當然也有自己的認識。不過在一幫大高手面前,他總不好意思說“立二拆三”算是“好棋型”吧。

馬小飛見張志東沒有說話,他繼續給張大記者“上課”:

“在圍棋中,和好棋型相對應的是‘愚型’,好的棋型代表了高效率。因此判斷棋型好壞的標準很簡單,效率高的棋,我們就稱之為好棋型。反之就是愚型。在下棋的時候,我們常常為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限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定式,在下棋的時候,僅僅是在追求好的棋型,而往往忽略了效率。這顯然是主次不分。怎麽說呢,這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葉公好龍。在這方面,小強就做得特別好,這是他最強的地方。我認為,他可怕也就可怕在這個地方。”

“對對對,我好像聽小強說過,他說日本圍棋理論對‘子效’的理解有偏差。他說的偏差,是不是就在這個地方呢?”

這個時候,一直在旁邊的錢於平接口道:

“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小強對棋型的好壞非常敏感。他所謂的奇思妙想,出發點大多數都是從這種地方開始的。例如他在擂台賽贏淡路先生那盤,淡路先生下出那步‘小尖’以後,我們都認為是很正常的下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那步棋都是一個好型。只有小強,他可以從效率的角度出發,進而找到那步棋的破綻。最後來個石破天驚的大棄子……一直到現在,小強的那步‘二間跳’還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裏。他尋找破綻的能力真是超一流啊。善於在棋盤上尋找對手的破綻,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圍棋才能。面對這樣的對手,無論是誰都會小心翼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