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兩處有情方可斷(第3/3頁)

本身沒有目數,而且還是弱子,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下“切斷”的時候,這步棋本身的“子效”是不高的呢。我們下圍棋,當然要追求每一步棋的“子效”,所以自己下一步效率不高的“切斷”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你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才可以下這步“切斷”。

這就是“兩處有情方可斷!”的原理。“切斷”就是把人家的棋一分為二,如果“兩邊都有情況”,那你就去“切斷”,如果只是一邊“有情況”呢?你切斷其實沒有什麽意思的,你可能讓別人一塊棋“效率不高”,但是你自己同樣有一塊棋效率不高,要知道,你“切斷”的這個子很可能就發展為“一塊棋”的,兩者抵消的話,你切斷當然沒有什麽意思。

這樣的棋理應該很容易就了解吧。中國古棋給人的印象,往往就是“亂戰”,其實不是的,他們下棋,其實也是非常講究棋理。他們在作戰的時候,同樣是非常追求效率,並且非常謹慎,絕對不會是為了作戰而作戰。

當然,要真正了解什麽是“兩處有情方可斷!”,重點不是“切斷”,而是“有情”。怎麽樣才算是“有情況”呢?這就是非常高深的問題了。這裏面一般包涵了一系列的戰略戰術意圖。水平越高,他的戰略意圖更隱蔽,更高明。

說實話,對於“當湖十局”這樣的中國古棋巔峰之作,哪怕就是現代的職業棋手,如果不認真揣摩的話,也不一定能夠看得懂他們的棋。如果擺出一副“上手”的姿態去看他們的棋,那絕對無法了解“當湖十局”的精髓。

根本不了解人家的精髓,憑感覺就胡亂指責人家的棋。這就像“無毒不丈夫”指責“無度不丈夫”一樣,只能顯現出自己的淺薄。

今天李小強比較幸運,他下了一步“切斷”,“兩處有情方可斷”的“切斷”。當大家不了解他意圖的時候,當大家沒有看到“情況”的時候。雖然有很多人第1時間感覺這步棋有點“無理”。總算是沒有人馬上開口批評他。

這也是正常的,不管怎麽說,李小強的“前科”實在是太多了,他經常性下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棋。正是因為李小強的“余威”還在,當他再次下出這種看不懂的棋,沒有人會輕易開口。大家首先做的,就是了解這步棋的真實意圖。

在研究室,大家對這步棋展開了熱烈的研究。對局室內,山城宏先生同樣停了下來,他同樣在分析李小強的真實意圖。

李小強到底發現了“什麽情況”呢?

棋局還在一步一步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