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千古奇局(第3/4頁)

在李石頭的那盤對局中,當他下出這個手段以後,其實那個轉換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那盤棋的關鍵是判斷,而不是手段。李石頭看到有一步價值100目的棋等在那裏,他判斷自己這一串手法虧損90目,自己可以賺10目的便宜,於是下出了這個手段。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判斷是“靜態”的,是沒有變化的,難道系數不算很大。

而施襄夏那盤不同,他“硬扭活羊頭”是為了屠龍,不管是棄子,還是他的屠龍,隨著棋子的增多,一條“小龍”慢慢滾成一條“巨龍”。整個過程都是動態的。無論從具體屠龍手法還是判斷,他那盤棋的難度系數都更大。因此內涵也更豐富。完全配得上“千古奇局”這一稱號。

而今天這盤棋,無論怎麽看上去,都和那盤“千古奇局”很像。非常相像!在這一刻,幾乎所有的觀戰者都希望李小強能夠屠龍成功。這是肯定的,只有屠龍成功,那才能稱得上是千古奇局。假如失敗了的話,那就沒意思了,那只能說是一個不成熟的構思而已。

當然,張大記者是唯一一位和大家想法不同的人。在這一刻,他堅決抵制出現什麽“千古奇局”。按照正常情況,“千古奇局”是很難出現的。黑棋的大龍確實不好殺。按照李小強的判斷,這個地方自己雖然可以“多一手棋”殺大龍的可能性最多不會超過4成。

棋局一步一步繼續,在邊上圍觀的棋手也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興奮。又進行了40多手棋後,大家突然發現,黑棋的大龍好像越來越危險了,必須承認,他這人的心理素質非常一般,就是因為張大記者明顯心理壓力過大,在治孤過程中下出了一步壞棋,這樣一來,整個局勢再次變得緊張。李小強屠龍的機會好像變得越來越大了。

“這盤棋會成為千古奇局嗎?”

所有人都興致勃勃的關注著……

這個比賽用時不長,棋局很快就結束了。

“哎!真是可惜了,嘖嘖,驚險啊,居然就差那麽一個劫材……”

棋局終於結束了,非常可惜,這盤棋還是沒有能夠成為“千古奇局”。在後面最關鍵的時候,張志東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人品爆發,他終於找到了一條最正確的治孤道理。他制造了一個劫爭,於是整條大龍變成了“打劫殺”。

屠龍的難度就難在這裏。治孤方往往可以制造劫爭來抵抗,因為他有很多“本身劫”,這樣的劫爭又不需要考慮轉換的問題,他只要做活大龍就可以,因此這條大龍最終還是被張大記者做活了。不過他依然活得很驚險,由於李小強可以用“征子”當劫材,他的劫材也很多。

用“征子”和“本身劫材”對抗,李小強最終少了一枚劫材。黑棋的大龍活了以後,李小強的棋也就支離破碎了,沒有辦法繼續下去,這樣一來,“千古奇局”的希望也就泡湯了。到這個時候,張志東也終於回過神來,他得意的看了李小強一眼,他長舒一口氣。

觀戰者雖然有點遺憾,不過大家依然興致勃勃,依然覺得很刺激。大家久久不願散開,既然沒有看見“千古奇局”的誕生,大家的話題很快集中在真正的“千古奇局”中。

王麟翼樂呵呵的拍了一下張志東的肩膀:

“還是我們的張記者厲害,起碼比張振西厲害。對了,我現在才發現,好像你們都姓張啊……他那盤棋如果也像你這樣搞的話,估計施棋聖也很難殺他的棋吧?哈哈,看來還是你這個晚輩更厲害,沒有丟我們業余十強的臉。”

張大記者被驚出了一身冷汗以後,現在也是心情舒暢。他滿臉紅光,在那得意洋洋的故作謙虛:

“嘿嘿,哪裏?哪裏?張振西畢竟只是個四手,他要被施棋聖讓4個子的,假如他用我這樣的手段負隅頑抗的話,那盤棋也不可能成為千古奇局了。是不是這樣啊?小強!”

面對張大記者的“挑釁”,李小強只能搖頭苦笑。李小強知道這兩位業余高手的意思。由於那盤“千古奇局”非常有名,除了古人留下解說以外,到了現代,日本圍棋界對這盤棋也有非常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就在剛過去不久的時間,有一位日本九段就詳細點評的這盤棋。在那盤棋的實戰中,施棋聖是最終屠龍獲勝了。而在那位日本九段的解說中,他是有不同意見的,通過研究,他幫張振西找到了一個抵抗的手段。而這個手段,就是制造劫爭。就像這盤棋張志東最後那樣,如果在治孤中有劫爭的話,那盤棋他可能就不會輸。

而在我國古人留下來的解說中,則認為施棋聖算無遺策,後面的招法都很精確,沒有任何失誤,那盤棋根本就不存在“劫殺”,也沒有留下可以用“劫爭抵抗”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