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二見吳大師(第2/3頁)

圍棋的魅力,其實和圍棋的內涵有很大關系的。例如一位初學者,當他看得懂“老鼠偷油”的時候,他肯定會覺得這個手筋非常厲害。等他掌握這個手段以後,那肯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這其實就是內涵的魅力。

同樣,一位知道“老鼠偷油”的棋迷,當他能夠在實戰中下出“蒼鷹搏兔”的時候,那肯定可以高興一兩天。再進一步,如果能夠下出“金蟬脫殼”這樣的手筋,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日本圍棋一直在宣揚圍棋中的“妙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例如他們宣揚“古今無類之妙手”,宣揚“耳赤之妙手”。到了今天,他們宣揚武宮先生這步“象步飛”。稱之為“流水不爭先的妙手”。

在普及圍棋的時候,宣揚圍棋的妙手,永遠都比宣揚勝負有用。前者才是持久的魅力。例如對一位日本棋迷來說:

“哦?武宮先生贏了那位中國少年……”這個比賽當然很重要,可大家可能過幾天就忘記了。

“哦?武宮先生用一步妙手擊敗了棋盤上的巫師……”這樣一來,就能勾起很多棋迷的興趣,他們就會想去了解,這是一步什麽樣的妙手。

“哈哈哈,武宮先生用一步非常妙的妙手,擊敗了未來世界棋壇的領軍人物……嗯,這步妙手非常妙啊,那真是一步流水不爭先的好棋……”

如果這場比賽被包裝成這個樣子的話,那麽毫無疑問,肯定能夠增加不少棋迷。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這個比賽,在日本國內非常受關注。不管是不是棋迷,平時都會談論一下這個比賽吧。那麽等比賽結果出來以後,當大家再次談論這個比賽的時候。作為一位棋迷,肯定比一位“非棋迷”多出那麽一點優越感。

通過新聞媒體的宣揚,大家都知道有那麽一步“流水不爭先”的妙手。那麽作為一名棋迷,他就有心理優勢,他就會洋洋得意:

“嘿嘿,你羨慕吧,我們雖然都在談論那盤棋,不過其中的妙味我是懂了的,而你呢?你不懂棋,所以你就不知道那步棋的厲害……”

自然而然,有人就會受不了這個。有人就會努力去了解這步棋妙在哪裏。這樣一來,在潛移默化中,棋迷的數量就能夠增加很多……

在這個方面,中韓兩國其實是不如日本圍棋的。我們國家在報道圍棋的時候,最關注的永遠都是勝負,這其實對普及圍棋沒有什麽好處。一直到了後世:

“我很幸運,這盤棋是對手最後下錯了。我正是抓住了他最後一個失誤,我才獲得這個冠軍……”

類似於這樣的話,在後世的報道中屢見不鮮。必須承認,棋手說這種話的時候,有些情況是實話,有些情況那也只是在客氣。而大部分的新聞報道,重點是報道冠軍,而忽略了棋局的內容。當圍棋成了一種“比錯誤”的遊戲,別說普通人感受不到圍棋的魅力,就是很多真心癡迷圍棋的人,都會感到厭煩。

日本圍棋可以驕傲的宣布,是我們奠定了現代圍棋的基礎。韓國人其實也可以很自豪的宣布,是我們突破了日本圍棋的框架。那麽我們中國人呢,作為圍棋的誕生地,作為圍棋的母國,難道只能在那宣稱,我獲得了多少多少冠軍嗎?

由於後面還有俞彬對武宮的比賽,因此李小強還要在日本呆兩天。在比賽的休息日,李小強就能夠感受到日本媒體報道的那種氛圍。說實話,他們的報道的確是做得不錯的。武宮先生的那步“象步飛”,確實也有一點“流水不爭先”的意思。盡管李小強非常理解日本圍棋界的做法,也認為他們描述得比較傳神。不過李小強還是很不爽。

這是當然的,這盤對局的質量確實很高,李小強輸棋也是無話可說。不過想到自己淪為別人的“背景”,成為別人的襯托。李小強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沒有人願意成為別人的背景。

“先讓你們得意一陣子吧,總有一天,在這樣的報道裏,我會成為故事的主角……”

由於李小強輸了棋,大家也都知道他心情不好。因此過來打擾他的人並不多。讓他有機會胡思亂想。

“嗯,假設我以後獲得了世界冠軍。那麽大家會怎麽報道我的勝利呢?難道還會像張大記者說的那樣,我就是一位撿漏王?不不不,這也太影響我李大天才的光輝形象了……那麽我希望大家怎樣評價我呢?”

“是他,中國的圍棋天才李小強,他把中國古棋的精髓融入到現代圍棋中!沒錯,就是他!他邁出了現代圍棋思想和古典思想融合的第1步。他不僅讓大家了解了中國古棋的精髓,同時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格局,推動了整個圍棋的發展,讓圍棋這項古老的智力遊戲更加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