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加冕(第2/4頁)

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手才很難下定決心退讓。因為只要一退讓,劫爭是打不起來了,但白棋眼見著就要虧損1目棋。明明這個地方是自己的“先手權利”,就因為對手拋出一個“賴皮劫”,就莫名其妙送1目棋嗎?這當然是不願意的。

更重要的是,假設退讓的話,白棋最少是虧損1目,假設真的被對手打贏這個“賴皮劫”的話,很可能就要虧損2目。這個結果是白棋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本來最少贏半目的棋,就因為一退讓,就變成形勢不明了,很可能就因為這稍微一退讓,就把整盤棋輸出去了。這沒有多少人接受得了。

因此李小強估計,現在劉大錘正在思考的,肯定是打劫的變化。更準確的說,他現在應該是在計算劫材。

真正的圍棋高手,當他碰到一個劫爭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落子。他一定要算清劫材的多少才會做出選擇。例如目前的局面,假設劉大錘算到自己劫材絕對不利的話。那他該退讓還是要退讓。就算明虧1目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

特別是這樣的官子劫,情況就更特殊了。如果他選擇退讓,那這步棋就是一個1到2目的官子,而他選擇開劫呢?那黑棋毫不猶豫就會擴大劫爭。黑棋也只有這樣下,打這個“賴皮劫”才有意義。到了那個時候,很可能雙方都輸不起。雙方也就在這個地方分出勝負。因此他絕對要把自己的劫材算清楚。

劉大錘心裏很清楚,雙方在這個地方,就要決一勝負了。這是本局最後一個關鍵處。因此他在進行最後一次長考。

“這個劫爭雖然麻煩,但小強的劫材好像不怎麽夠吧?大家認為呢?”

在劉大錘長考的同時,研究室的棋手也沒有閑著。大家也在進行著各種判斷和分析。所謂人多力量大,大家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特別是錢於平,他計算目數的速度飛快,很快就把各種判斷和得失分析清楚。並報出了自己的結論。

當然,要精確判斷這裏的得失,其實也是沒那麽容易的。比如現在的張大記者,他就還有點迷惑:

“我怎麽覺得小強的劫材要多一點啊……大方,還是請你來幫我解釋解釋吧。”

張大記者雖然有迷惑,不過他心裏清楚,在這樣的地方,自己肯定是不如錢於平判斷精準的。因此他也沒有廢話,直接請曹大方九段幫自己解釋。

“呵呵,這樣的劫爭的確比較有趣,假如大錘退讓的話,這就是1到2目的小官子,假如形成打劫呢,那就是價值超過15目的大劫爭了。因此計算這裏的劫材,其實是非常講究的。就算我們職業棋手都非常頭疼。”

“哦?”

“你仔細看看,假如小強打贏了這個劫,就可以破掉白棋差不多10目空,而大錘打贏這個劫呢,他可以利用那個接不歸,一口氣提去黑棋的2個子。也就是說,假設小強劫打輸了,他自身也要虧損4目棋的。這樣一來,你說這個劫爭的價值是不是差不多有15目呢?打這麽大的劫,其實雙方的負擔都很重,大錘至少要找10目以上的棋,才可以當劫材。小強也好不到哪去,在目前的局面下,他也要找10目以上的棋,才算是劫材。”

“哦?小強劫打輸的話,他不是只虧損4目嗎?他為什麽也要找那麽大的劫材呢?”

“呵呵,到了你這個水平,我估計你就是在這個地方有點迷惑。你不要忘了,在挑起這個劫爭的時候,是小強的先手,假設他的劫打輸了,他是要落後手的。如果他只找一個5,6目的劫材,那能行嗎?那就相當於在目前的局面下,他去收了一個後手1到2目的小官子。然後把一個先手送給大錘。那樣肯定是不行的。”

“嗯,這下我明白了,由於目前還有很多6,7目的小官子。由於一個先後手的關系,其實小強的負擔也很重。是這個意思嗎?不過我剛才也計算過,好像在大劫材方面,小強好像也不差啊。為什麽……”

“呵呵,這個地方的劫材你注意了嗎?”

曹大方指著棋盤的一個地方,笑呵呵的向張志東詢問到。

“這……這個地方也可以拿來當劫材嗎?這,這不是‘損劫’嗎?”

“哈哈哈,大錘好就好在這幾個損劫上。他也就多在這幾個損劫上,由於這個劫爭的特殊性,小強打輸了也要虧4目棋,因此大錘只要找虧損4目以內的損劫。他還是有便宜可賺的。也就是說,這幾個損劫,算是大錘的劫材。”

“哎,這下我完全搞明白了,看來小強是真的打不贏這個劫。難道……難道黑棋就沒有其他辦法嗎?”

“呵呵,這樣的劫爭實在讓人頭疼。在這樣的劫爭中,也很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不過就我這樣的水平,暫時還沒有發現好的手段。不過人家小強就不一定了。要對付這樣的劫爭,其實是還有一種辦法的,只不過,我暫時還沒有發現那樣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