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中國圍棋的缺失(第2/2頁)

“……對了,我好像聽張先生說過,李桑非常欣賞道策前輩。嘖嘖,所謂玄妙道策,剛腕丈和。這都是圍棋歷史中劃時代的大人物啊……”

出於禮貌,三位中國人也陪著一位日本人在那滔滔不絕。好在山田記者根本不擔心冷場。由於日本人將自己的圍棋歷史整理得很好。並一直不遺余力的向外推廣。別說這4個人都算是“業內人士”了。就算一位資深的中國棋迷,對日本圍棋界的這些歷史名人。也能說出個一二三四。可以不誇張的說,從這個年代一直到未來,有很大一部分棋迷,他們對日本的圍棋歷史,絕對比中國的圍棋歷史熟悉。

說實話,這樣一種情況,讓李小強感到有點悲哀。李小強一直認為,在這方面,中國的圍棋界,是要付很大責任的。不僅職業圍棋界有責任,圍棋宣傳媒體方面。也有責任。

例如後世的某一期“圍棋天地”。做了一個“無勝負”的專題。下過圍棋的人都知道,圍棋中的“無勝負”,其實是非常難出現的。這樣的棋大多和“三劫循環”“四劫循環”等等特殊的棋形有關。因此歷史中記錄下來的“無勝負”棋局並不多。作為一本專業圍棋媒體,做一做這種資料歸納性的專題,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意。

不過李小強看過這個專題後,卻有種說不出的難過。要說人家這個專題做得也很詳細。基本涵蓋了古今中外大多數的“無勝負”之局。例如開篇第1局,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三劫之變”。無論是日本的“無勝負”還是韓國的“無勝負”,在這個專題中基本都沒有遺漏。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個資料性的東西。中國現代對局沒有遺漏,卻把中國古棋這一部分遺漏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是中國古棋中沒有出現“無勝負”嗎?這當然不是。例如在1822年左右,中國棋手僧貫如就下出了一盤四劫循環。那個棋譜,是流傳下來了的。是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不過很可惜,作為一本專業的圍棋雜志,居然把這樣一局遺漏了。

當然,因為這一局畢竟沒有什麽影響力,僧貫如的名氣畢竟不大。但是另外一局也被遺漏,那就很能說明問題。

另外一局來自中國古譜“眉山墅隱”。對局雙方分別是盛大有和周東侯。要說這兩位也算是“國手”級別的吧?他們的名氣也足夠大。他們在這盤對局中,就下出了一個“三劫循環”。更有趣的是,這盤棋雖然出現的“三劫循環”,可最終還是分出了勝負。根據記載,當出現“三劫循環”後,經過對局雙方商議,決定將那個地方作為“雙活”處理,並且雙方繼續走下去。直到分出勝負。

說實話,這樣一張棋譜很有意思。不僅對局者名氣夠大。就是他們對“三劫循環”的處理方式,對於研究圍棋規則的演變,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很可惜就這樣的一局棋。同樣被這個專題忽視了。

這是一個很微小的問題。但這樣一個小問題,讓人看到的是什麽呢?是對中古棋的漠視,是對圍棋這個職業的不尊重!李小強甚至認為,如果中國圍棋一直這樣的話,就算後世拿再多的世界冠軍,那又有什麽用呢?後世棋迷能記住的,依然會是道策和秀策他們。

李小強這輩子選擇圍棋,其實就有一個很大的心願。希望圍棋界能夠系統的整理中國古棋。最好能夠像日本圍棋那樣,給古代的那些國手,給出一個系統和客觀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一個工作,甚至比擊敗李石佛還更難。因為要擊敗李石佛的話,那只是一個人的事。而這樣一個工作呢?那是整個圍棋界的事。

“歷代傳譜,歧軌不倫。聖朝以來,名流輩出,卓越前賢。如周東侯之新穎,周懶予之綿密,汪漢年之超軼,黃龍士之幽遠。其以醇正勝者徐星友,清敏勝者婁子恩,細靜勝者吳來儀,奪巧勝者梁魏今,至程蘭如又以渾厚勝,而範西屏以遒勁勝者也。”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中國古代的棋手大多只是在“亂戰”。在施襄夏前輩的這段話中,就說出了很多清代棋手的棋風特點。原來在人家施棋聖的眼中。這些國手的棋風是如此的風格迥異,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啊。

可以這樣東西,我們現代的普通棋迷知道嗎?

“有誰能夠告訴我:周東侯是怎麽個‘新穎’法,而汪漢年,又是怎麽個‘超軼’法呢?這樣一些東西,是我一個人去摸索,還是找人和我一起去探尋呢……”

在這一刻,李小強默默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