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讀棋(第2/4頁)

可是對於陳九段的這個意見,有另外一個著名的“崇古派”不同意了。這就是國家隊的羅教練。在那個時候,羅教練其實也沒有去認真研究這盤棋局。他的邏輯非常簡單,也非常有趣。他只是單純的認為:陳九段推薦的那步“跨度”,應該是不難想到的啊。只要到了一定的圍棋水平,有了所謂“職業的感覺”。那麽很容易就能看到那步“跨度”。假設說一位棋手忽略了這步棋,那也是情有可原。畢竟棋聖也是人,在實戰中下錯1,2步棋,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問題出來了,羅教練認為對局雙方都是高手啊,要說一位高手沒看到,那很有可能。但從實戰的進程中,好像兩位棋手都沒看到那個普通的手段。這就有點反常了,這樣的概率太低……

羅教練當時也沒有說什麽,他只是把自己的迷惑告訴了陳九段。並且建議陳九段“再看看”。陳九段聽了羅教練的話以後,還真的跑去“再看看”。等陳九段重新研究一遍,他的冷汗下來了……

要怎麽形容呢?那時的情況,可能和剛剛結束的“名人戰”決勝局很像。劉大錘在10幾步棋後準備了一個妙手。而李小強同樣也發現了那個手段,從而躲過了那個陷阱。讓那步妙手沒有機會出現在棋盤上。而“當湖十局”中的那盤棋,估計也是這個情況。

當然,歷史的真相到底怎麽樣?現在誰也不知道。因為“當湖”的棋譜雖然流傳下來了,不過他們可沒有“自戰解說”,因此他們對局時候的真實想法,現在誰也不知道。只能靠後人去分析和推斷。

當日在觀戰室內,馬小飛之所以能夠很快發現那步妙手。就是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情不合理。他認為按照李小強和劉大錘的水平,兩個人不可能同時犯下“業余級別”的錯誤。他就是遵循這樣的思路,才發現那步沒有出現在棋盤上的妙手。

他的這個想法,其實和當年的羅教練異曲同工。

當然,在圍棋比賽的時候,所謂“錯進錯出”的情況也有。李小強他們下棋時是不是“錯進錯出”?他們下完棋後就可以詢問他們,真相很快就能知道。但是當年下“當湖”的時候呢?真相就沒人知道了。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其實就是推斷。盡可能做到“合理推斷”,就是李小強目前想做的工作。

例如根據陳九段的研究,他認為雙方都不下那步“跨斷”,那絕對不是“錯進錯出”。兩位棋聖應該是發現了那個隱蔽手段,才沒有下那步“跨斷”的。這樣的推斷合理嗎?從範施兩位前輩在棋盤上展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來看。這個推斷當然是合理的。反過來說,認為他們是在“錯進錯出”,那才是真正的不合理。

再進一步思考,陳超越九段為什麽會那麽推崇中古棋呢?就是因為他研究得比較深入了。他看到了很多隱蔽的東西。就拿那個“跨斷”來說,陳九段捫心自問,如果是自己在下那盤對局。自己十有八九就會下這步“跨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至少是在這盤棋中,自己的棋就下崩了……

當一位現代的職業九段真正深入研究過“當湖”,他敢說這些古代棋聖是業余水平嗎?

當然,現在的李小強還沒有開始研究“當湖”。按照他和方老的約定,事情要一步一步來,目前還是先從明代的棋手開始吧。即便如此,李小強也小心翼翼。生怕出現“過度解讀”或者“解讀不夠”的情況。從而影響最終結論的客觀性。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他才要請常韌聖他們幫忙。讓這批暫時還沒有任何偏見,且風格迥異的棋手來幫自己把關。

當然,李小強的算盤打得很好,別人答不答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大,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為什麽要這樣做?第二,我們這樣做了,到底有什麽用處?哈哈,如果你能回答的話,我就照你說的去做。”

“這……”

李小強從一個個人的臉上掃過去,發現大部分人都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很顯然,這些人雖然都只是孩子,但沒人願意受到“剝削”。對於這種明顯的苦差事,好像沒有什麽人有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李小強只好開始忽悠了:

“你們都是這樣想的嗎?”

李小強的目光再次掃過去,發現大多數人都頻頻點頭。就連常韌聖這個老實孩子,他也僅僅是遲疑了一下,然後隨著其他小夥伴們點頭。

“唉,你們不願意就算了,本來我看你們進步這麽慢,想傳授一下我的絕招。看這個樣子,你們好像都沒有興趣啊,既然是這樣,那算了算了……”

“哦?”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不過大家的神色顯然已經松動了。李小強心裏得意,自己這招“欲擒故縱”,應該還是有點效果的。自己和這幫隊友認識3年多了。雖然說不上朝夕相處,但彼此之間也非常熟悉。這些人雖然都是孩子,但恐怕大家心裏都有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