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兩場半決賽(第2/3頁)

在整個80年代,由於馬小飛要比錢於平年長幾歲。因此錢於平一直扮演一個“追趕者”的角色。而馬小飛一直穩居國內的第2把交椅。在馬小飛的眼中,估計他一直只盯著聶旋風吧?可是到了最近1,2年,特別是從去年開始,情況好像有點不一樣的:那個經常拿來和自己相提並論的人,好像真的已經趕上了!

對於錢於平的成長速度,就連“熟知歷史”的李小強都感到有些奇怪。在真實的歷史中,錢於平要到91年才贏來自己的“爆發期”。他應該是在90以後,才進入了自己成長的快車道。在整個80年代,錢於平的棋力,還是要比馬小飛,劉大錘他們差一線的。

可能是由於自己的原因,李小強突然發現,由於自己這個“小蝴蝶”的亂入,受自己影響最大的,好像就是錢於平了。他現在的實力和水平,真真切切威脅到了馬小飛的地位。

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據有心人統計,錢於平和馬小飛在“十強戰”,“新體育杯”等等國內賽事中交手5次,錢於平以4比1的成績占據了絕對優勢。當李小強打他們這些棋譜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錯覺,他仿佛看到了7,8年以後,巔峰時期的馬小飛,在國際賽場苦鬥李石佛的影子。當然,現在的他們還遠未成熟,都還沒有達到“超一流”的境界。李小強現在看到的,也是弱化版的“馬李爭霸”。

錢於平外號“鈍刀”,他走的路子,其實就和小林光二,李石佛他們的路子一樣。是一種極其高深的“控制流”。行棋厚重,看上去很緩慢,但根本讓人抓不到破綻。一旦讓他們領先之後,留給別人的只有絕望……

圍棋就是有這麽奇怪,看上去才氣橫溢的馬小飛,看上去無比瀟灑的馬小飛。他真正的勁敵,還真的就是這樣的“木訥型”棋手。無論是國內的“鈍刀”,還是日本的“地鐵流”,一直到後來的李石佛,都曾經給馬小飛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在今天的這場半決賽中好像也是這樣。馬小飛一把“妖刀”上下飛舞,依然無法奈何對手半分。當棋到中盤的時候,錢於平抓住對手一個細小的破綻一擊得手。然後依靠自己“控制流”的功夫,再也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這樣一來,錢於平就擊敗馬小飛,順利的獲得了一個決賽席位。

“雙壁”之爭以錢於平的勝利而告終。李小強VS江祝久的比賽,就被媒體冠上了“擂台賽新舊英雄之爭”的稱號。

的確,這兩位棋手,都曾經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有過出色表現。他們能夠被廣大棋迷熟知和喜愛,都和擂台賽有很大的關系。兩人都是賴以成名的。特別是李小強,他現在在國內的知名度,絕對不會亞於聶旋風。

比如新一年的“十強戰”,目前棋迷投票環節已經結束。李小強再次高票當選中國圍棋的“十強”,名次更是竄進了前5名。這個排名還不真正說明問題。據“可靠人士”透露:如果單論選票的話,李小強獲得的選票,居然和聶旋風的相差無幾,甚至還超過了馬小飛獲得的選票。把其他人更是拋得遠遠的。

之所以選票數量多,名次反而靠後,那是因為計算名次的方法不一樣。例如棋迷拿到一張選票,他需要挑選出他心目中的“十強”。在這個過程中,他除了要挑選棋手之外,選票也是不能亂填的。比如他把聶旋風排在第1位,那麽聶旋風就在這張選票中獲得10分,排名第2就得9分……以此類推,假如排名第10的話,這位棋手就獲得1分。最後計算排名的時候,是以最後的得分來進行排名的。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棋迷拿到1張選票的時候。由於大家都非常喜歡對日成績特別好的李小強,因此在這張選票中,絕對不會遺漏他的名字。但涉及到具體排名呢?大多數棋迷還是非常理性的,他們不會認為李小強的水平已經超過了馬劉曹錢他們,他們會把李小強放在一個他們認為合適的位置。這樣一來,但論總票數,李小強可以和聶旋風抗衡。以最後得分排定名次,李小強就會回落到一個相當合理的位置。

李小強和江祝久這場比賽,也確實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戰。單比“人氣”的話,的確可以把另外一場半決賽爆出幾條大街。當然,這也和棋局的內容有關。馬小飛他們的比賽,兩人完全就是在那比拼功力。表面上看上去平平淡淡,如果不細細品味的話,的確會看得人昏昏欲睡。

而李小強他們這盤棋就不一樣了。“對局質量”什麽的先不去管它。至少內容非常火爆,讓人看得非常過癮。

江祝久的棋風特點,本來就是非常擅長近身肉搏。再加上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喜歡“搶攻”,喜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下好了,李小強也正好非常喜歡這個調調。因為他在這3年多的時間以來,碰到的大多都是功力比自己深厚的棋手。這樣一來,在很多情況下,“主動出擊”就成了李小強比較多的選擇。說穿了,圍棋中所謂的“主動出擊”,不就是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種思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