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尋找戰機(第2/3頁)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李小強的長考”好像成了大家非常期待的東西。那麽他的對手呢?在這樣一個時刻,恐怕多多少少是一種煎熬吧?

因此可以這樣說,李小強的“可怕”,其實就可怕在這樣的地方。圍棋水平到了一定層次,具體招法是很好學的。這就像“飛刀”一樣,再精妙的“飛刀”,別人拆上幾次,具體手段很容易就掌握。但其中運用的思維方法,其他人就不是那麽好理解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李小強目前這種思考方法,本身就處在一個不停的“升級”過程中……

到了馬小飛和劉大錘這種層次,他們來觀看李小強的比賽,他們看中的,並不是李小強某一步具體的招法。而是在揣摩李小強的用意,想尋找隱藏在後面的思路。這樣一些東西,才可能是真正對他們有用的。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目前的局勢還早。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一絲不同尋常。

“毒蛇流”的精髓,其實就在“貼身糾纏”這4個字上面。從布局階段開始,就必須像毒蛇一樣緊緊糾纏住對方,讓對手脫不開身,讓對手無法進行“控制”。這就是李小強今天的基本思路。

說實話,運用這樣的下法,其實根本就無法隱瞞自己的意圖。也算是一種“陽謀”吧。在大家的印象中,當李小強坐到棋盤邊的時候,他完全就是一個“陰險小人”嘛。突然之間,一個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小人,居然運用了這種“正大光明”的下法……

難怪馬小飛會說:“這好像不是小強的風格嘛。”

先不管“風格”的問題。當李小強有意將整個局面導向那種格局的時候。場面異常火爆倒是真的。李小強指望出現混亂的局面。那不是他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特別是對面坐了一位“控制流”的時候。那更需要花很多的心思。

指望棋盤上“場面混亂”,那麽最理想的狀況,就是要出現“對攻”的局面。如果能形成那種“九龍共舞”的場面最好。雙方都有幾條大龍糾纏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的棋都沒有活透,也不存在單純的攻擊或者治孤。誰攻誰都搞不清楚。如果出現這樣的場面,那麽“控制流”的下法就不好發揮了。

李小強在準備這盤棋的時候,就是這樣思考的。當然,真是有意這樣引導的話,其實也並不難。李小強真正需要注意的,還是要掌握好其中的分寸。錢於平和馬小飛不同。李小強能用“極端主義戰法”贏馬小飛一次。那是因為馬小飛是個內心非常驕傲的人。李小強成功的把馬小飛激怒了,這才讓他偷襲成功。但錢於平不同,錢於平下棋非常謹慎。心理戰對他無效。李小強還是必須在圍棋技術的範疇做文章,才有可能導向自己希望出現的局面。

李小強就是在這個方面動了很多腦筋。他必須遊走在“積極”和“過分”之間,才可能達成自己的戰略意圖。

例如李小強期望自己有一個攻擊目標,指望對手出現一塊孤棋。正常情況下,一位謹慎的“控制流”,他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那麽你就必須在其他地方給他一點好處。比方說,當對手準備補強自己弱棋的時候,自己放棄一些實地。在目數上的誘惑下,對手可能就會權衡,是保證弱棋的安全好,還是先把目數撈走。在這樣的選擇下,這樣的“誘惑”就必須足夠大了,否則對手多半不會上鉤。

當然,碰到這樣的情況,李小強的棋也不能下得太過分了。自己如果虧損太明顯,後面的棋同樣難下。

當然,除了這種想法以為,其實還有一種思路,好像同樣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哈哈,有意思,這步棋真有意思,小強這是破釜沉舟的下法啊。下成這個樣子,就是想消停下來也不行啊……”

對局室內,當錢於平看到李小強剛剛落下的那步棋以後。他再次擡起了他那顆碩大的腦袋,他再次迷惑的看了自己的“徒弟”一眼。隨即,他繼續埋頭思考。

李小強其實也沒有做什麽,他只是下了一步“搶攻”的棋而已。

就在剛才,錢於平落下一個子,他想威脅一下李小強角部的一塊棋。正常情況下,在這個角部,李小強是需要補一手的,否則整條大龍都不活。錢於平當時也是這樣想的。他其實也就是想在這個地方先手定型,搶到一個先手後,再去處理其他地方的棋。

偏偏李小強就在這個地方置之不理,他率先走了一步“搶攻”的棋。就在這一刹那,整個棋盤開始混亂了。

李小強當然清楚,假設對手點進來的話,自己整塊棋是不活的。對手可以下出一個經典的“刀把五”棋形,凈殺自己的整條大龍。當然,李小強敢脫先,其實也不能說他的下法“無理”。“刀把五”是死棋沒錯,不過這種死法俗稱“大眼”。“大眼”的一個好處,就是“氣”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