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被先生罵(第2/3頁)

木谷實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這個棋型是他第2次下出來了。他當時下了一步“三路拐”。而他第1次下出這步“三路拐”的時候,這步棋是受到秀哉前輩批評的。秀哉前輩認為,在當前的局面下,走一步“二路小飛”,應該要比這步“三路拐”好。

就是這樣,一個“被先手罵”的典故就這樣誕生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一個故事,特別是那一步“三路拐”,被用來說明木谷實先生的棋風,被用來說明他的個性。所謂“堅實的木谷流”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但是還有人想過其他的涵義嗎?如果深入的解讀這個故事,又能說明什麽問題呢?

對於這個故事,在場的日本棋手應該絕大多數都是知道的。因此當他們看到李小強擺出這個圖。他們都默不作聲,他們都想看看一位中國少年是怎麽解讀這個故事。

“這步棋的故事,應該不用再說明了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不過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細節讓我非常感興趣。我現在就把這個細節說一下吧,也讓大家一起來思考思考……”

“……我注意到:在這個故事中,大家的注意力好像都集中在木谷先生的那步‘三路拐’上面,而秀哉先生的‘二路小飛’很少有人提及。那麽我現在就問一下大家,在這個局部中,到底是哪個選擇更好呢?注意了,請大家都想清楚後回答我,如果自己拿不準的話,也可以和周圍的夥伴商量。但是等大家討論過後,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答復。我們還是等大家的結論出來後再繼續吧。”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經不起深入思考的。在坐的都算圍棋高手。因此這個結論應該不難得出。木谷先生的“三路拐”和秀哉先生的“二路小飛”相比。兩者雖然差距不大,但是放在絕大多數局面中,應該還是“二路小飛”更好一點。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二路小飛”的出路更加通暢,並且目數也要稍好一點。

當然,這個“稍好一點”確實也只有一點點,可能連1目都不到,最多只算好個半目。盡管如此,在圍棋中好就是好。因為有這兩個好處,說“二路小飛”比“三路拐”更好。那應該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說得過去。

而“二路小飛”的好處,其實大家也清楚。這步棋就勝在“堅實”。其他沒有什麽好處。和“二路小飛”相比,它在實戰中的實際作用,可能也就少了一枚劫材。因為下“二路小飛”的話,對手眼見就有一步“沖”的劫材。

“出路暢快”是實實在在的,“目數更好”也是實實在在的。而一枚劫材呢?在一整盤棋中,就未必能夠起到作用吧。

但為什麽木谷實先生還要下這步堅實的“三路拐”呢?他唯一的原因,就是更看重棋的厚薄,因為“劫材少也是厚”。

他就是看重這個,所以他寧願把另外2個優點丟掉。

“李桑,這個故事我們都很清楚,我們剛才也得出了結論,如果是我們自己下的話,我們可能都會下那步‘二路小飛’,同時我們也都很佩服木谷先生的堅持。但是你為什麽跟我們說這個呢?我們不怎麽明白你的意思。”

“真的嗎?你們真的很佩服木谷先生的堅持嗎?我看不一定吧!的確,因為這兩步棋差距不大,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好壞之分。因此你們沒有很明顯的觸動。但是如果是這步棋呢……”

在這個時候,李小強又飛快的在棋盤上擺了一個著名的棋形……

沒錯,他擺的棋形的確非常“著名”,因為這就是圍棋中那步最著名的俗手:

“星位尖頂小飛掛!”

“……如果是這步棋呢?當你們很想下這步棋的時候,你們在對局中,會擔心‘被先生罵’的情況嗎?”

“這……”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在平時修行的時候,或者在比賽中的時候,我從來就不擔心‘被先生罵’!我甚至希望自己下出‘被先生罵’的棋,這樣我的贏棋機會才更大。沒錯,我就是這樣認為的!我這樣說大家明白嗎?”

說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李小強比較還很年輕,所以有些話他不好深入下去。至於這些日本年輕棋手能夠聽進去多少。那就不關李小強的事了。

隨後李小強又回答了日本年輕棋手的很多問題。李小強回答的時候倒是盡心盡責,沒有什麽隱瞞。但那些日本年輕棋手是怎麽想的,李小強其實並不怎麽清楚。因為他的話,都要經過梅澤由香裏的翻譯。而梅澤到底能不能翻譯到位,李小強其實有的擔心。

不過總體來說,場面還算是比較熱烈,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時間過得很快,李小強馬上就要離開了。當大家的話題終於轉到李小強那個神秘的身份,那個“中古棋傳人”的身份。李小強陷入了為難,因為他不知道用什麽樣的方式,向這些人介紹中國的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