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這裏面隱藏了我的秘密(第2/3頁)

因此有心人就會想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解釋:李小強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他運用的方法和其他人不同!因此當大家用這個年代最正常的思維,最“主流”的思維思考棋盤上問題。才會覺得他的很多下法出乎意外,才會覺得“棋盤上的巫師”防不勝防。

對於大家感興趣的地方,李小強的心裏其實非常清楚。更由於他多年以前說過的那個謊,這也逼著李小強在最近幾年中。花了很多功夫去加深對中古棋的了解。因此他現在認為,要在中古棋中拿點東西在加藤先生他們面前“顯擺”,那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

李小強“擺譜”的動作依然很快。他很快就在棋盤上把自己的問題呈現出來了。

旁邊的張大記者其實一直也在注意李小強的動作,當他看到李小強擺的棋型後。張大記者笑了,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差不多已經知道李小強的意思。

李小強擺的,就是中古棋中著名的“當湖十局”,是當湖十局第3局中的一個局面。毫無疑問,“當湖十局”不虧是中國古棋的巔峰之作,這是中古棋的瑰寶!

李小強用這盤棋來“考驗”加藤正夫先生,那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就拿“當湖十局”第3局來說吧。由於到了後世以後,中古棋是不被多少人看得起的。因此深入研究這些棋譜的人並不多。中國的陳超越九段算是比較推崇中古棋的。他陸陸續續的研究古譜也有很多年。對於中古棋中最有名的“當湖十局”,他當然也有研究,而且應該算是研究得比較深。

“當湖十局”畢竟算是很有名,因此從它誕生之日開始,這幾百年下來,圍棋界陸陸續續也有過很多研究。這麽多年以來,圍棋界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認識:就是認為當湖十局的第三局,在這十盤棋中算是最差的。

可是有趣就有趣在這個地方,到了新世紀某天,這個延續了那麽多年的結論,好像有人不同意了。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宣稱當湖的第3局,那絕對算是傳世佳作。

這樣一來,就引起很多人的興趣了。必須承認,人家的研究成果是實打實的,結論也是硬邦邦的。當人家把隱藏在棋譜後面的變化一一揭示出來。大多數人都必須承認,“當湖十局”的第3局,的確稱得上是“傳世佳作”。

這裏面最主要的差異在什麽地方呢?以往大家認為第3局的質量比較差。是認為對局雙方在這盤棋中,曾經出現過3個很嚴重的錯誤。

既然是“圍棋名局”嘛,不是說不能有錯誤,但是錯誤不能太多。更不能有這麽多的“嚴重失誤”。否則就算不上是“名局”。這應該是大家的普遍認識。比如當湖的其他幾局,不僅內容精彩激烈,裏面的錯誤也很少。而當湖的第3局呢?錯誤不僅多,看上去還比較嚴重。自然而然,“質量差”的說法也就是這樣來了。

可是經過人家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後。發現現代人指出人家的2個“嚴重錯誤”,有一個完全就是搞錯了。經過深入研究,發現人家古人的下法才是最正確的。

而另外一個呢?現代人的看法不能說不對。但是當其中蘊含的手段被揭示出來,大家一個個都覺得涼嗖嗖的。因為大家發現,原來還是人家古人的下法更好!

必須承認,那盤棋中的第3個錯誤,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大家已經顧不得考慮第3個錯誤,因為前面2個觀點如果被顛覆的話,那麽當湖十局的第3局,算不算是“傳世佳作”呢?

這個答案必須是肯定的!

自從圍棋誕生以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每年都有大量的比賽,每年都會產生很多的棋譜。

大家見識過“當湖十局”這樣的棋譜嗎?

一代代人都有研究,可研究個幾十年上百年後,時不時還能冒出“新的成果”,新的結論還能推翻舊的結論。這樣的事情,也就在“當湖十局”中曾經發生。

例如日本圍棋也產生過很多名局。到了後世以後,每年更是產生大量的棋譜。有那麽一部分棋譜,的確是不怎麽好下結論,但是結論如此“反復無常”,好像也只有“當湖十局”能夠做到。這說明什麽?除了說明高人下出了深奧的棋。沒有其他任何原因可以解釋!

李小強經常開玩笑似的想,在對待當湖的態度上,除了後世的那個牛人,也就是當年晚清大國手周小松的態度最正確了。

“力有未逮,戰戰兢兢,不敢評注!”

李小強今天用了“坑”加藤正夫先生的,其實就是當湖第3局中最關鍵的那個分歧點。那個被大家誤讀很多年的分歧點。

“加藤先生,我一直認為:在圍棋中,技術上最重要的是形勢判斷,而在那之下才是平常心。圍棋是戰鬥,因此很容易心情激動。一旦激動,集中力就會變弱。沒有平常心就沒有戰鬥。對於我的這番話,我想您應該是同意吧?我現在要提醒您,您現在看到的這個局面,如果沒有經過仔細分析和研究的話,您應該是很難做出正確判斷的,而錯誤的判斷,就會導致錯誤的選擇,就會在棋盤上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