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三英戰呂布(第2/3頁)

必須指出的是,“算得比較深”當然很重要。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更不能作為評判圍棋水平高低的標準。更重要的是算路的精確度和正確性。一般來說,很多人容易把這兩個概念混淆。其實“精確度”和“正確性”還是有所區別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精確度”往往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讓人產生比較具體的感受。這樣一來,計算“既深又準”,好像就成了“算路好”的代名詞。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真正更關鍵的,應該還是在計算的“正確性”上面。要想做到“正確計算”,其實並沒有那麽容易。有很多頂尖高手都無法保證做到這點。這裏涉及到的,其實就是圍棋中的很多“模糊判斷”。或者說是“虛算路”。這些才是真正讓頂尖高手頭疼的地方。

例如吳清源先生,他在回答“算多少步”的時候,他就說自己一般只算10多步,連20步以上的都不多。但是沒人會認為他比“算30步”的坂田先生差吧?

那吳先生強在什麽地方呢?其實就強在他的“模糊判斷”上,強在他的“正確性”上。他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他的思路就更合理,他的判斷就更正確。這樣他的對手哪怕算得再深。那麽在他看來,對手可能在剛出發的時候,就搞錯了方向,或者說沒有找到最正確的方向。這樣算得再深也沒有用。

比如今天這盤棋。麥克雷蒙先生在面對李小強的時候。他肯定是想發揮自己的“強項”,想和李小強比拼“算路”。可惜他有點急於求成了。他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就急於和李小強“對攻”。

在這個過程中,你不能說他的計算不準確,你也不能說他“算路不深”。比如他算了50步,如果棋局是按照他的設想來進行的話,那麽他的判斷也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當他剛起步的時候,他沒有找到最正確的道路。

打個比方說,李小強的前10步棋,可能和他的預想是一樣的。不過從第11步棋開始,李小強走上了另外一條分岔道路。在這一條道路中,李小強可能並不需要算那麽深,他只需要再算10步棋,就知道自己能夠獲得明顯優勢。那麽這樣一來,李小強計算的這10步棋,就能夠廢了麥克雷蒙先生算的那40步棋。可以讓他的那些計算,變成所謂的“無效算路”。

這樣一來,往往就是算得越深,死得越快了。今天這盤棋能夠這麽早結束,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對手急於求成,他在下了10步棋以後,他才發現這個問題。而前面的這10步棋,對他來說就是壞棋了。他下了這麽多的壞棋,已經完全將自己的棋下重,想轉身都沒有機會了。那麽在這種級別的比賽中,他的落敗在所難免。

“恭喜您進入世界大賽的4強!真是佩服!我總算是領教了什麽叫‘棋盤上的巫師’了。我可以向您請教一下嗎?您認為我需要怎麽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模糊判斷’能力呢?”

當這盤比賽結束以後,由於比賽大廳中還有其他3盤棋在下。因此兩人只是進行了簡短的復盤。當麥克雷蒙先生對李小強表示祝賀後,他甚至謙虛的向李小強請教起這樣一個問題。

“您這個問題真是為難我了。因為對於這樣的模糊判斷,我自己都有很大的欠缺。因此並沒有多大的發言權。不過對於您來說,估計可以找到一個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吧。”

“哦?什麽辦法?”

“你可以試著尋找一位中國太太……”

李小強微笑著對麥克雷蒙先生說道:

“你可以找一位中國太太,在平時多習慣一下我們的東方思維。那麽我想,您對圍棋的認識,應該能夠理解得更深刻一點吧。”

“哈哈哈,您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李小強和麥克雷蒙先生開過玩笑後,他就和對方禮貌的告辭。他回到研究室和國家圍棋隊的成員匯合。李小強走在路上的時候,他一副愉快的表情。也不知道他是因為贏棋?還是因為剛才的玩笑話。因為李小強自己是知道的,如果歷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麥克雷蒙先生還真的就找了一位中國太太。她是一位中國的專業三段女棋手。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麥克雷蒙先生也算是一位“中國女婿”。

當李小強來到研究室以後,他自然再次受到了來自隊友的衷心祝賀。尤其是羅教練,他更是激動得不知道想幹什麽。只見他滿臉通紅的一把拽住李小強的手,卻不知道說什麽好。

當然,由於其他三場比賽都還沒有最後結束,因此大家並沒有慶祝多久。李小強和其他隊友一樣,開始密切的關注著其他3盤比賽的進程。特別是馬小飛VS趙治勛那盤棋。更是成了中國棋手關注的重中之重。

在馬小飛的那盤對局中,他可能是太在乎趙治勛“鉆地鼢鼠”的威力了。於是在開局後不久,他就撈取了大量的實地。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很多招法不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