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決戰之前(第2/2頁)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李小強還真的就在這個地方脫先了。他跑到其他地方下了一步價值極大的棋。在這一刻,他好像放棄了繼續攻擊白棋。因此就在那一刹那,早已進入讀秒的趙治勛先生明顯沒有轉過彎來。

他搧自己的耳光,並不是因為自己出現了失誤,更不是因為李小強下出了什麽好手。他只是指責自己居然沒有想到李小強會脫先。他覺得自己前面的思考不夠周全,因此他感到懊惱。

更何況,單純從目數的角度來說,李小強剛才那步棋的價值確實很大。有了那步棋以後,黑棋的實空也能夠增加很多。雙方的目數差距也差不多已經被拉平。這對於非常“財迷”的趙治勛先生來說,這個時候是非常肉疼的。趙治勛先生的“財迷”特點在業內是出名的,因此他一時間有點失態。

在下圍棋的時候,靈活轉換思路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圍棋中的“實地”和“外勢”,大家可以把“實地”看成“實”,把“外勢”看成“虛”。那麽就必須隨時注意虛實之間的轉換。在虛虛實實中尋求下棋的節奏。像李小強剛才的那步棋,就是所謂的:

虛實之中生虛實!

當然,李小強如果是單純搶空的話,那麽這步棋也沒有那麽深的內涵。如果再把圍棋中“厚”和“薄”的關系聯系起來,再把圍棋中“攻擊”和“治孤”的因素考慮進去。那麽李小強的這步棋,恐怕就勉勉強強夠得上這個標準吧?

有了李小強的這步棋以後,不僅實空上的對比發生了變化。全局的厚薄也會出現微妙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有了李小強的這步棋以後,雙方的攻防關系好像也發生了逆轉。因此在這個時候,趙治勛先生其實面臨著很重要的抉擇。

在前面一段時間內,人家趙先生本來是一門心思在防守的。因為在這個局部,他的棋是處於弱勢,他應該根本沒有想過什麽“反擊”的問題。在他的思路中,他只是寄希望糾纏住黑棋的那塊孤棋。讓自己兩塊孤棋能夠順利安定。這樣他就可以滿足了。

可是現在,李小強好像突然不願意和他糾纏了。他放棄了攻擊的主動權。他轉換了另外一種思路來下棋。這樣一來,趙治勛先生反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在這個時候,趙治勛先生應該怎麽辦呢?

是跟著李小強的思路走,先把這裏的攻防戰放棄不管嗎?這顯然是不行的。在圍棋中,也有所謂的“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的問題。在半決賽中,李小強戰勝小林先生的那盤棋,其實就充分說明了這個現象。

那麽先不理睬李小強是怎麽下的,自己首先把自己的兩塊孤棋安頓好再說。這樣的下法能下出手嗎?假如只有這一個目的的話,那麽趙治勛先生應該是下不出手的。如果他再下一步效率低下的棋,那麽他的這盤比賽也就不用下了。趁早認輸就行。

因此在這個時候,趙治勛先生其實是沒有多少選擇的。他現在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必須反過頭來攻擊黑棋。期望自己能夠在攻擊中獲利,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思路。可是現在問題出現了。在前面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趙先生一門心思只想著“治孤”,要在這麽段的時間內轉過彎來。他能夠做得到嗎?

棋局還在一步一步繼續。在讀秒聲音的催促中。趙先生頻繁打將,他在努力的扭轉自己的思路。他現在必須組織起自己的攻勢。

下午5點鐘的時候,這盤對局一共只下了120手棋左右。就在這個時候,本局最關鍵的戰役很快就要到來。

李小強能夠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嗎?所有的人都翹首以待。不論是現場的,還是不在現場的。小強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