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一步棋讓一個布局消失(第3/3頁)

對於這樣的道理,李小強當然是心知肚明,因此當黑棋選擇了那步“一路扳”以後,他在角部果斷脫先了,他選擇了“拆邊”。而黑棋一看,自己的外勢好像還是存在弱點,因此還是必須補一手棋。藤澤秀行先生在唉聲嘆氣之中,他還是選擇了補一手。

這樣一來,當棋局進行到第21手的時候,在這個局部的沖拆好像就告一段落了。那麽這個地方得失如何呢?是白棋占到了什麽便宜嗎?

李小強倒是認為,當棋局進行到這個時候,如果從全局的客觀形勢上來分析,並不能認為白棋占到了多大的便宜。但是從比賽的策略來說,白棋通過這種好像有點“無理”的下法,其實已經改變了比賽的節奏,讓整個棋局趨於復雜多變。甚至可以說已經破壞了黑棋的“韻味”。因此李小強認為自己是成功的。

在後世,由於這種下法的存在,“中國流”布局確實是少見多了。那麽為什麽會這樣呢?李小強認為,這裏面最主要是2個原因。

第1個原因,在大家的普遍觀念中,“中國流”布局本來是一種“速度型”的下法。而白棋通過這樣的下法,好像在無形中就破壞了黑棋的“行棋速度”。當棋局進行到第21手的時候,由於白棋可以繼續脫先,那麽這樣一來,白棋的速度好像比黑棋還快。這顯然是違背了黑棋的初衷。因此在這一點上,白棋應該是成功的。

當然,下圍棋光有速度也不行。特別是作為執白的一方。想要“提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說現在這個局面。白棋的代價,其實就是讓自己的棋變“薄”了。

白棋那個角還沒有完全活凈,因此可以算一塊“薄棋”,而邊上的那個“立二拆三”呢?由於黑棋的那個“一路扳”的存在。白棋其實也是沒有“根”的,因此也算是一塊“薄棋”。

那麽按照正常的推理,在這個時候,黑棋當然必須追究白棋的“薄味”,才可以彌補“行棋速度”上的損失。

藤澤秀行先生作為布局大師,這樣的道理他肯定是非常清楚了。因此當李小強繼續脫先後,當李小強在其他地方下了本局的第22手棋以後。他在上午就再也沒有落子了。老先生眉頭緊鎖,仿佛是在想怎麽“追究”李小強的責任。

他找得到嗎?

當李小強看到這幅情形的時候,他在心裏暗笑。

他在靜靜等待著藤澤秀行先生的出招。